赵忠贤和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厚积薄发 又在铁基超导的突破中作出贡献 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55K以上铁基超导体试验的示意图前。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他们制备了50K以上的系列铁基超导体 并创造了铁基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纪录 在这期间,67岁的赵忠贤3...
赵忠贤找到对高温超导研究感兴趣的同事,临时成立一个5人研究小组,开始对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展开研究。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外的研究小组也开始对这个方向进行研究。赵忠贤:一开始还没有那种非常迫切那个形势上,我甚至跟国外的朋友写信,建议合作搞,但是没想到有这么快。到1986年12月份了,这个时候有些各种新...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生,辽宁新民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赵忠贤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当时我国的超导研究刚刚起步。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科学界普遍认可“麦克米兰极限”,即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
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60多年前,当年轻的赵忠贤背起行囊来到北京时,中国的超导研究刚刚起步。如今他年逾八旬,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的前列...
60多年科研生涯中,他带领团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世界级研究成果,使我国高温超导研究跻身国际前列。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李姝莛、杨云燕 记者:杨志刚 编导:王竹艾 配音:...
60多年科研生涯中,他带领团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世界级研究成果,使我国高温超导研究跻身国际前列。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策划:孙志平、樊华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他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聚焦超导研究,用半个世纪把“冷板凳”坐热,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今年83岁的赵忠贤院士和课题组正在讨论铁基超导的最新实验研究数据。...
1987年,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临时增加了“高临界温度超导体专门会议”,只能容纳1000人的大厅挤进了3000人侧耳聆听。报告从晚上19点30分开始,一直讲到凌晨3点15。46岁的中国科学家赵忠贤是当晚51名报告人中,最耀眼的五个“特别报告人”之一。 赵忠贤:只有五个是特约报告,其他人都是每个人讲五分钟,(最后)一直讲...
赵忠贤,1941年1月30日生出于辽宁新民,汉族,中共党员,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02 人物生平 1941年1月30日,赵忠贤出生于辽宁新民。上小学时,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上中学后更好学,在学习平面几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