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余天炽在《古南越国史》中指出,“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割据政权,也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家,它对岭南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而历来是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历史的重要对象。”他认为,赵佗面临的是统一旧王朝已崩溃、新王朝未建立的局面,和项羽、刘邦一样,他也是问...
赵佗从公元前240年活到了公元前137年,活了103岁,一次背叛秦朝,一次背叛汉朝,熬死了秦始皇嬴政、汉高帝刘邦、刘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桓、汉景帝刘启五位皇帝,但在使者陆贾的劝说下,两次都轻易臣服了汉朝,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实力的差距,南越国一直存在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在打击匈奴告一段落后,于公元前112...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即位,开始对南越国采取安抚政策,以陆贾为特使,带上亲笔书信和礼品,再次出使南越。赵佗在皇帝承认他“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取消帝号,二次归汉。赵佗回信时,自称“蛮夷大长”“老夫”,“敢妄窃帝号”只是“聊以自娱”。他向汉文帝表示,愿意重修旧好,“长为藩臣,奉贡职”,...
《赵佗归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描写从秦王嬴政扫六合统一全国,到秦灭汉兴,南越归汉这段正式历史的壮丽画卷。在这段历史中,作家张况深入研究,忘我地置身于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在作者这里似乎都有过从甚密的关系,因此才将那个远离我们两千多...
《赵佗归汉》是著名作家张况的首部宏大叙事长篇历史小说,以南越王赵佗带领岭南回归汉朝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依据,以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际遇展开波澜壮阔的故事,旗帜鲜明地歌颂了华夏儿女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张况的整个写作方式,独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岭南地域特色,堪称是一种史诗式的叙事方式。不仅以韵味深长...
广东作家张况投入五年,奉献出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煌煌五卷,二百万字,以满腔的热情歌颂了赵佗的民族大义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意识,展示出一位有勇气、有谋略、有胸怀、有情怀、有美好人性的岭南人文始祖形象,为构建“文学岭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铺垫、渲染与多线结构 为了展现赵佗的善于学习、...
公元前137年,赵佗在封号南越武帝与称号南越王之间几经变换,带着他敦厚的政治智慧和深谋远虑告别了人世。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叛秦落定南越,反汉又再次归顺。面对如此风云变幻,他却始终不失风采,最后选择臣服汉朝,维持了南越的稳定。 追溯到赵佗的传奇开始,他参与了秦始皇对南方百越地区的两次征战。公元前214年,秦国对于南...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赵佗老人嘱托的内容。唯一能够证明的是,赵佗做出了愿意效忠汉朝的决定,并接受了汉朝的封赏。但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赵佗并没有真正心甘情愿地归降汉朝,而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因此,他在归降汉朝之前可能进行了某种形式的嘱托,希望能保障自己的家族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和安全。 在...
前些天,著名文化人张况寄来了五卷本大部头历史小说《赵佗归汉》。我将张况定位为“著名文化人”,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诗人,又是个书法家,还是个文化活动家。这三个方面,在广东,甚至在全国的业界都是人所共知的。就诗歌来说,张况除了平常的创作外,前些年还创作出版了洋洋十万行的《中华史诗》,为此我给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