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微溶于水。其苯溶剂化物熔点94~96℃,二甲苯中结晶熔点169℃。有光学活性[α]D-118°。其紫外吸收光谱随pH值和溶剂极性不同而有别,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13nm和332nm。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
赭曲霉:本菌种由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标准菌株或由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传代培养而得。专业生产优质标准菌株 种类齐全 经过多重检验(菌落形态、镜检及生化试验),保证菌种的纯度及活性,优于同行产品。 防碎标准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杂菌污染。 规格型号:封闭管冻干粉、斜面种 、菌液 ...
赭曲霉毒素属于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它被广泛认为是食物和饲料中最具有毒性的真菌毒素之一。当人类或动物摄入或暴露在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中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赭曲霉菌主要生长于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通常在农产品、谷物、坚果、种子和调味品等食物中找到。当这些食物暴露在高湿度和高温的条件下...
赭曲霉毒素(OTA)主要对动物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肾脏作为首要靶器官,仅在高剂量下才会出现肝脏病变。猪和禽类对OTA的敏感性最强。急性中毒反应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肛温升高。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炎可见黏膜出血,甚至腹泻,伴随脱水、多尿、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可能导致...
赭曲霉素的致死原因是肝,肾的坏死性病变·虽然已发现赭曲霉素具有致畸性,但未发现其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在肝癌高发区的谷物中可分离出赭曲霉素,其与人类肝癌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理化性质 赭青霉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是由异香豆素连接到β-苯基丙氨酸上的衍生物,有A、B、C、D四种化合物。从对谷物的污染率、...
赭曲霉毒素是异香豆素联结1一苯丙氨酸在分子结构上类似的一组化合物,包括OTA、OTB、OTα、OTA的甲酯以及OTB的甲酯和乙酯等。作为食品中的天然污染物,OTA是主要的化合物。OTA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在紫外光下OTA呈绿色荧光,这种毒素相当稳定,具有耐热性...
赭曲霉毒素A具有显著的溶解性,能够轻易溶于有机溶剂中。这种毒素的稳定性极高,即使在250℃的高温下也难以被完全破坏。经过发酵过程,大约可以降解70%的赭曲霉毒素。值得一提的是,98%的赭曲霉毒素能够被瘤胃微生物所降解。然而,这种毒素在猪肉、猪肾以及猪肝中的稳定性同样很强,烹饪过程对毒素的去除效果甚微。...
赭曲霉素,一种由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toxin)和硫色曲霉(A. sulphureus)等菌株产生的毒素,其污染范围广泛,几乎影响所有谷物,包括玉米和小麦。国内外的样品检测都显示出它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其急性毒性不容忽视,对雏鸭的致死剂量仅需0.5毫克/千克体重,这与黄曲霉素相当;而对于大鼠,经口...
赭曲霉毒素结构式为C25H38O6。赭曲霉毒素结构式的这个C25H38O6代表了它的分子成分,即含有25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赭曲霉毒素是一种生物碱类毒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赭曲霉毒素可导致肝脏损伤、肝脏癌症,严重时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害。赭曲霉毒素在食品加工中是一个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