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赫兹实验(Franck-Hertz experiment)是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分立的定态能级。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简介 1914年,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Gustav Ludwig ...
设使电子具有E2-E1能量所需加速电场的电位差U0,则eU0=E2-E1,式中U0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是本实验要测的物理量。 3.弗兰克-赫兹实验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充氩气的F-H管中,电子由热阴极发出,第一栅极G1很靠近阴极K,电位比阴极稍高,作用是消除阴极电子的散射。第一栅极G1和第二栅极G2之间的加速电压UG2...
弗兰克—赫兹实验结果发表时,不但未曾在文章中提及或引用玻尔的1913年论文,当时交流频繁的欧洲近代物理学大师们,竟也没能很快意识到这个实验正是以一个简洁明晰的测量手段,图像化的结果,直截了当验证了(令人心中起疑的)玻尔原子模型能级量子化的预测。玻尔本人...
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James Franck)和赫兹(Gustav Hertz),在玻尔理论发表后的第二年(1914 年),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检验原子是否存在分立的能级。 如图所示,充有低压水银蒸汽的玻璃管中有阴极 K、阳极 A 和栅…
六、赫兹实验 六、赫兹实验 1885年,赫兹⽤⼀种现在叫做感应圈的仪器进⾏实验,⽬的是检测麦克斯韦理论预⾔的电磁波。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花隙会产⽣振荡原理,设计了⼀种电磁波发⽣器。如图所⽰: 将两段铜杆沿同⼀直线架设,在其相临的两端端点上均焊有⼀个光滑的铜球。两球间留有...
2012年2月22日,谷歌(Google)为赫兹(HeinrichRudolf Hertz)155岁诞辰做了一个涂鸦——条用谷歌标志颜色画的波浪线。以纪念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那么,赫兹实验与卫星通信技术有什么关系呢? 1879年,亥姆霍兹(HermannLudwig Ferdinand Helmholtz)向普鲁士科学院倡...
实验目的:用于验证原子内部能量的量子化,即验证原子的间隔能级的存在性。弗兰克-赫兹实验利用电子碰撞原子的方法,使后者从低能级被激发到高能级,从而证明了能级的存在。 基本思想:利用电场加速电子碰撞原子,使原子激发,再测量电子所损失的能量,此即原子所吸收掉的能量,表为:△E(电损)=△E(原吸)。
(3分钟)赫兹实验(实验,有讲解), 视频播放量 4468、弹幕量 7、点赞数 29、投硬币枚数 4、收藏人数 55、转发人数 85, 视频作者 小镇做题家老刘,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30秒)电磁波的传播(动画),(50秒)模拟赫兹实验(动画),(32秒)LC回路电磁振荡演示(实验)2
赫兹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传播的特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为后来的电磁理论和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赫兹实验中,赫兹使用了一个由两个金属环组成的振荡电路,其中一个金属环被连接到一个高压电源,另一个金属环则通过一个间隔空气的间隙与第一个金属环相连。当高压电源通电时,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