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颈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它们常结伴在浅水区、水草丛中或沼泽地带寻觅藻类及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为食。此外,它们还会前往陆地或农田,摄取青草、杂草种子和农作物。同时,赤颈鸭也会摄入少量动物性食物以补充营养。赤颈鸭在越冬期间就常结伴而行,寻找伴侣,一旦抵达繁殖地,它们便会迅速着手营巢并开始繁...
赤颈鸭:一种引人入胜的水禽 赤颈鸭,这种中等体型(47厘米)的大头鸭,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雄鸟头戴栗色冠羽,并伴有皮黄色,彰显其别样的魅力。体羽以灰色为主,两胁点缀着白斑,腹白如雪,而尾下覆羽则呈现出一片黑色。当它飞行时,白色翅羽与深色飞羽以及绿色翼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难以...
赤颈鸭雄鸭发出悦耳哨笛声whee-oo,雌鸟为短急的鸭叫。见于沼泽、湖泊、池塘、河流或海边,尤喜在水草丛生的岸边活动。多以绿色植物的根、茎和种子为主要食物,亦吃一些动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赤颈鸭5~7月繁殖,在岸边筑巢,每窝产卵7~11枚。卵重41-47克。孵化期24-25天由雌鸭担任。雏鸭45天后即可飞行。
【三江之源 动物乐园】之赤颈鸭 赤 颈 鸭 Mareca Penelope 1.形态特征 繁殖期雄鸟前额棕白色,头顶亦为棕白色而杂有黑褐色斑纹,头侧及头上部棕红色,杂以黑色斑点。后颈上部、背暗褐色。腰、尾侧、尾上和尾下覆羽绒黑色,尾羽灰褐色而具白色羽缘。颏棕色,喉及前颈上部棕白色,密杂以褐色斑。虹膜暗棕色;嘴...
赤颈鸭,这个来自雁形目的鸭科鸭属的成员,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行为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它们体型中等,体长大约46厘米,是中等大小的鸭类。雄性赤颈鸭以其棕红色的头部和颈部,以及皮黄色的冠羽而显得格外醒目。它们的翼镜是绿色的,而翅上覆羽则是白色的,这无疑是大自然中的一抹亮色。至于雌性赤颈鸭,它们则更多地呈现...
赤颈鸭(学名:Anas penelope,英文名:Eurasian Wigeon),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在中国东南部各地越冬。 本组图片2019年1月拍摄于北京。赤颈鸭北京少见,鸭子在陆地拔草吃亦少见。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微信号 : cwcawx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赤颈鸭与绿眉鸭,这两种本地冬候鸟虽在外形上颇有几分相似,但它们的常见程度却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鸭子进行简要的介绍。一、赤颈鸭 赤颈鸭,这种中等体型的鸟类,身长约为47厘米,因其雄鸟头颈呈现红褐色而得名。它们头顶上还戴着皮黄色的冠羽,这一特征让它们在俗名中也被称作“红鸭”。赤颈...
赤颈鸭(学名:Mareca penelope),又被称为赤颈凫、鹅子鸭或红鸭,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鸭科鸟类。它们的英文名字是Eurasian Wigeon,这个名字准确地描述了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分布范围。雄性赤颈鸭有着非常独特的外观,它们的头部呈红褐色,额头是黄褐色的,身体则是珍珠灰色,胸部则是粉色的。相比之下,雌性赤颈鸭的...
赤颈鸭(学名:Anas penelope)是一种中型鸭类,体长大约在41-52厘米之间,体重约为0.6千克。它们的体型比家鸭稍小,与罗纹鸭相近。雄鸟的头部和颈部呈棕红色,额至头顶有一条乳黄色的纵带。背部和两胁灰白色,布满暗褐色的波状细纹,翅膀上的翼镜是翠绿色的,而翅上的覆羽则是纯白色的。在水面上,赤颈鸭的体侧会...
迁徙时经过新疆、内蒙古、东北南部和华北一带。 赤颈鸭在中国种群数量较为丰富,是中国冬季较为常见的野鸭之一。据1992年的调查资料,中国越冬种群数量为48348只。狩猎是目前对赤颈鸭种群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种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