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杨,中药材名。本品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功能主治为:清热降火。来源 本品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性味归经 苦涩,凉。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淡紫褐色,粗糙而不规则开裂;一年生枝淡赭褐色.平滑无毛,二年生枝褐色而稍淡;皮孔...
赤杨 [ chì yá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ì yáng ] 指洪秀全和杨秀清,暗喻太平天国。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乃誉﹞值赤杨之乱,弃儒而贾,于贸易之暇,攻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旧称国家大乱为'红羊劫','红羊'与'洪杨'同音,'红'又与'赤'同义,因以'赤杨'暗喻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
赤杨[桦木科] [赤杨属] 拉丁名:Alnus japonica 别名: 产地分布: 产中国东北南部及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台湾等地 形态特征: 高25m,树冠长卵形。树皮灰褐色,小枝,具油腺点。叶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3-10(12)cm,缘具细尖齿。花单性同株,先叶开放,花期2-3月。果2-5(8)集生于一总柄上,小坚果扁平具翅...
②预防水泻:赤杨嫩枝泡开水当茶喝。 ③治外伤出血:赤杨树皮研末外敷,或鲜品捣烂外敷。(性味以下出《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杨 药材名称赤杨 拼音Chì Yánɡ 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水柯子、赏树 出处出自《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东北赤杨是桦木科赤杨属植物,主要生长于较高山地中部以上的杂木林中。形态特征 芽长卵形,急尖头,暗紫褐色,具粘质,芽鳞3到6片。叶柄较粗壮,长0.5至1厘米,无毛或稍有毛,有时具腺。叶片较厚,广卵形至广椭圆形,长4至11厘米,宽3至8厘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有时稍呈心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
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Hemsl.) Makino)是安息香科,赤杨叶属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叶嫩时膜质,干后纸质,叶片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边缘具疏离硬质锯齿,下面褐色或灰白色,叶柄被褐色星状短柔毛至无毛。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小苞片钻...
赤杨,学名Populus tremula,是杨树科(Salicaceae)中的一种杨树,又称为颤抖杨、颤叶杨等。赤杨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寒温带地区。赤杨的特点:1. **叶子颤动:** 赤杨得名于其叶片的特点,叶子的叶柄较长,使叶片能够在微风中颤动,给人一种颤动的感觉。2. **叶片形状...
简体 赤杨 繁体 赤楊拼音 chì yáng 怎么读 英语 alder tree (genus Alnus)【赤杨】是什么意思 植物名。桦木科赤杨属,落叶乔木。野生于山中,叶椭圆而长,叶缘有浅锯齿。花暗紫色,雌雄同株,雄花成穗状。果实椭圆,形似松球。果实、树皮皆可为染料。 柽柳的别名。参见「柽柳」条。
赤杨的作用用途 环境价值:桤木根系发达,具有根瘤或菌根,为非豆科固氮树种,固氮能力强,能固沙保土,增加土壤肥力,是理想的生态防护林和混交林树种,桤木喜水湿,多生于河滩,溪沟两边及低湿地,是河岸护堤和水湿地区重要造林树种,适应性强,耐瘠薄,生长迅速,是理想的荒山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