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 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注释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
杜甫诗《赠花卿》诗意赏析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上元二年(761年)。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
演奏者很有可能是“安史之乱”后,从宫中流落到民间的歌伎,所以杜甫才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据说在明朝以前,主流的声音一般都是认为《赠花卿》中的“花卿”,就是指花惊定,而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讽刺花惊定。后来,这首诗传到了日本。人们从字面上去理解并接受了这首诗的美妙,他...
杜甫《赠花卿》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这首诗的写作意图,表面上赞美乐曲,实质是借此对花卿进行讽刺。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而且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加以委婉的讽刺。 【全诗】...
弄清了背景和用意,再看杜甫的这首《赠花卿》,就不难读懂其中深意了。 与《戏作花卿歌》不同,《赠花卿》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用一语双关的方法委婉表达出讽刺之意。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里的“天上”暗指天子所居的皇宫,“人间”则是指皇宫之外,这种用法并非杜甫的标新立异,而是...
析赏 此诗是杜甫飘泊西南时期的名作. 花卿,名叫花敬定,有的书写作花惊定.他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梓州刺史兼东川节度副使段子璋谋反,花敬定前去平叛,斩杀段子璋后将其首级亲自掷献给崔光远.随后,花敬定率部奏凯而旋.当时,杜甫有关写花敬定的诗歌还有一首七言古诗《戏作花卿歌》,较...
赠花卿 唐代: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的好友严武参加了川西平判,与他一起立下战功的,还有诗中的花卿,即花敬定。杜甫有机会给他献诗一首,也应该是通过严武才办得到,因为杜甫根本不是他们一个圈子里的人,严武能文能武,任过...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上元二年(761年)。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杜甫《赠花卿》诗词鉴赏1 原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析赏 此诗是杜甫飘泊西南时期的名作。 花卿,名叫花敬定,有的书写作花惊定。他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梓州刺史兼东川节度副使段子璋谋反,花敬定前去平叛,斩杀段子璋后将其首级亲自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