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砚 紫纯端砚镇书楼,牛后真令龙尾羞。 潦倒可怜书牍背,光华还忆草词头。 摩娑便欲看云起,砥砺犹能为玉谋。 更有淳熙九经在,归装巳足又何求。 诗 〔钱谦益〕〔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赠书 〔钱谦益〕〔清〕 年年谪宦束书频,部帙襹褷卷未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宋文学家赵蕃的《赠砚》,感受他与砚台之间的不解之缘。《赠砚》是南宋文学家赵蕃的一首佳作,全诗通过描绘砚台的精致与古朴,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前两句“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砚台的质地与来历。接着,“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则巧妙地运用比喻...
赠砚,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赠zèng砚yàn 一yī种zhǒng端duān溪xī石shí,下xià岩yán滋zī别bié源yuán。 千qiān金jīn腾téng有yǒu翼yì,尺chǐ璧bì走zǒu非fēi跟gēn。 自zì顾gù婆pó娑suō质zhì,适shì堪kān椎chuí钝dùn根gēn。 终zhōng焉yān老lǎo茅máo屋wū,已yǐ矣yǐ献xiàn金jīn门mén。
益亭喘息稍定,唤其子取砚,摩挲了一会儿赠给治亭,说:“砚背有细爪痕,没有磨去,君自拭,毋损石也。”遂溘然逝世。这段辛酸的遗言令人动容,一个临死的人竟还惦记着砚台背后有指甲痕,拭去时不要损及石头。古砚有知,也当会垂泪的!0 0 发表评论 发表 ...
赠砚🔈朝代:宋 作者: 赵蕃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翻译赏析 繁体原文 䪨律对照 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译文:一种端溪石,从山岩中滋养而来。虽然价值千金也能飞翔,但尺寸巨大的璧玉并不跟随它。自身保持淡泊质朴的...
赠砚 宋代 赵蕃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赠砚 宋代赵蕃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 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 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 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赠砚问答 问:《赠砚》的作者是谁? 答:赠砚的作者是赵蕃 问:赠砚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赠砚是宋代的作品 问: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这块珍贵的砚台,由黄泽沛精心赠予邓恩铭,不仅承载着两地的文化交流,更见证了青州与贵州的深厚情谊。红丝石砚台,以其通体粉红色的石质、不规则的长方体形态,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它的最长处达到20厘米,最宽处为14厘米,最厚处则有4厘米,尺寸适中,便于携带与使用。砚面上,悬枝葡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