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囷内相赠囷:圆形的谷容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码,遣,器,拳,赠,撕,范的成语 6楼2022-07-20 23:43 回复 不动声-色 遣愁索笑拘神遣将放言遣辞调兵遣将情恕理遣命辞遣意命词遣意遣兵调将遣词措意遣辞措意遣词立意遣词造意 7楼2022-07-20 23...
当时辛弃疾隐居在江西上饶,陈亮由东阳赴江西探望辛弃疾,时间是公元1188年(南宋淳熙十五年)年冬,两个见面之后感慨万千,辛弃疾写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相赠,陈亮也回了一首《点绛唇·咏梅月》,以此来表达对于辛弃疾的思念。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
辛弃疾知道了,花重金给他买了条船送他回乡。临行时,刘过写了首词赠给辛弃疾,竟成平生最得意之作,名为《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
若没有这个新编的诗集,诗人也不会有这样说话的底气。 白居易戏赠友人,这首诗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诙谐调侃之中。这首诗亦庄亦谐,不拘泥于记事,也并不仅仅全是戏言,寄寓了诗人非常复杂的情感,其中既有文人的傲气,也有朋友间的真情,更有宦海沉浮的怨愤。白居易的这种诙谐幽默也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艰难的生活、紧张的...
这个句子很美,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其实是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苏轼的原词中还有一句也是经典:“此心安处是吾乡”。整首词和那句网红句子比起来,更有水平,心境也更高级。这首词便是著名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这也可以作为下一次相会时,作为相知的凭证。苏轼在下阙中的后几句,极尽浪漫主义风格,将离别的哀愁描述得诗情画意。他任泪水横流,不怕打湿衣衫,还要将其作为信物,这是不是很像现在的情歌?想必这位歌女得到苏轼的大作后,也会欣喜若狂,只可惜的是,苏轼给她填了两首词,却没有将她的名字留在其中。
纵观这两首诗,孟浩然求仕不成,临别时赠诗王维,王维回赠一首,却禅意浓浓。孟浩然的诗中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悠然不尽。而王维的这首诗近乎口语,毫无斧凿痕迹,但诗人希望用禅理开导友人,忘记烦恼,过一种宁静而淡泊的隐居生活。
千古佳作《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便就在这次聚会中应景而生,苏轼为其歌妓作诗一事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话。 但聚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苏轼又为何愿意为一名小小的歌妓作诗呢? 古往今来,这些问题总令不少人费解。 02 乌台诗案,王巩牵连被贬 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各类诗词散文...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上片开头两句,写寓娘的天生丽质,让我们对寓娘的姣好外貌有了认识。接着后三句写寓娘可以自己写词作曲,并且清妙的...
这首词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的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不仅是一首美妙的词,更有一个令人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