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际熙故居位于广东广州增城湖塘埔(今增江街光辉村),是一座近代客家建筑,面阔12米,进深22米,大门前的余坪宽16米,深3米,高1.5米,左边设有八级台阶。保护措施 20世纪80年代,赖际熙孙女赖元芳女士回乡重修了他的故居“太史第”,并利用室内空间布置了小型的历史陈列馆。近年,当地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太史第的...
会上决议以旅港崇正工商总会的本会名称,公推赖际熙、黄茂林、江瑞英等28人为组织总会筹备员,分工负责各项筹备工作。1921年6月,审查通过会章,筹备员第四次总聚会公推赖际熙为临时会长。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展,10月16日选举第一届理值、董会;10月30日,召开第一届理值会议,选举赖际熙为第一届会长(以后连任五...
1949年,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客家学的一代宗师罗香林(兴宁籍)举家移居香港,其经历与赖际熙先生既有不同(一个接受的是新学教育,一个接受的是旧式教育),又有甚是相仿之处: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终身教授、系主任、文化研究院院长、文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史学、民族学、客家学、华侨史皆有建树,平均...
赖际熙(1865—1937年),字焕文,号荔坨,晚号圆智,原名韶祥,增城市增江街湖塘埔村人。其高祖赖君佐率本族20余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福建永安(今闽中永安市)汤湖村经紫金辗转来到增城,选址开基立业。赖际熙自幼发奋读书,学了三年后,本村老师说:际熙,我教不过你了,你要去找老师了。于是,他找到石...
赖际熙纪念园,又称金雨花园、赖际熙公园,选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占地面的272668平方米,已被列入增城市“人文增城”建设项目清单,将成为一个以纪念赖际熙为主题的多板块供民众休闲的公园。项目仍在推进当中。建设背景 20世纪80年代,赖际熙孙女赖元芳女士回乡重修了他的故居“太史第”,并利用室内...
赖际熙 楷书四屏 未成交估价:RMB4万-6万 已结拍 不支持退货出品方: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 作者:赖际熙 尺寸: 88×33cm×4,约2.6平尺(每幅) 质地: 水墨纸本 镜片 作者: 赖际熙,广东增城人,字焕文,号荔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末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民国后移居香港,专心从事教育和...
太史第原是赖际熙的故居,是一座属近代客家建筑,面阔12米,进深22米,大门前的余坪宽16米,深3米,高1.5米,左边设有八级台阶。基本简介 第一进中央是厅堂,堂的正面竖一木雕通花屏风,厅的左右各有一间闲间,左边闲间是赖际熙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经拱门进入第二进走廊,左右两廊各有三间寝室,廊的中间是...
📜 赖际熙:清朝进士的传奇人生 📜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出生于广东增城市的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在广州广雅书院求学。清光绪十五年(1889),他一举中举人,开始了他的科举之路。 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赖际熙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中进士,被...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广东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