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家店场镇在正式建立后,为了更好地协调东山“金三角”地区的经济,华阳县决定将赖家店的赶场日定为农历的“三六九”。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场期制度又进行了调整,改为公历纪日,于是赖家店便形成了公历“三六九”的赶场习惯。▲赖家店往昔的繁华。图源:方志成华在作家冯荣光的笔下,赖家店的赶场日宛如一...
成都曾有两个“赖家店”:一个位于金牛区凤凰山公园附近,地名至今延用,268路公交车在此设有站点;一个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赖家店,位于成华区东山丘陵之地,其地名已不复使用,仅存在于老成都人的记忆之中。关于东山赖家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明朝宣德九年(1434年),蜀僖王朱友壎病死后,葬于东山。看守蜀僖王坟...
转眼之间,好像在2000年的样子,新修的成洛路开始通车,赖家店渐渐不再有汽车通行,曾经去赖家店的铁道边也堆起了几块大石头封了路,街上的生意门可罗雀,一落千丈,往日的热闹不再。除了三六九逢场热闹半天,来往的人喝碗茶,吃碗粉或面,渐渐散去,下午几乎看不到街上有一个人。 也是在2002年这天,家里相...
赖家店处于成华区保和街道。离成都最近的客家人聚居地,也是成都市区内最后一个客家人乡场。。“湖广填四川”三百多年以来,这里的客家人世代保留着赶场的习惯,每逢三、六、九逢场从未间断过。风雨无阻……当然这个地方对我这个十陵土著来说,肯定有很深的感情了。 蜀汉兵荒 内牛满面 13 悠闲篇。茶馆,几乎是...
成都记忆:东门外的赖家店(保和场)成都自古以来历史悠久,从清末开始便在成都城的周围形成了供广大群众交易的集市,这些集市中有的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比如土桥场、天回场、龙潭寺场、簇桥场、苏坡桥场等。这些乡场既是当时乡民的交易集市,也是人们往来成都的交通驿站。在历史上,成都最著名的乡场莫过于城西浣花...
赖家店赶场每月的赶场日期是依据阳历的逢3、6、9日进行的,而非特定从几号开始。这意味着,在每个月中,日期带有3、6、9的日子都是赖家店的赶场日。例如,如果某个月的1号是赶场日(因为1号后面的数字组合中包含了与3相近的日期,且按照逢3、6、9的规则,通常会将每月的第一天视为一个起始参考点来判断当月其他...
也因此赖家店在成都市郊场镇中,显得人烟较为稀少,房屋建筑也较少,但赖家店这个地方却在成都相当...
保和场又叫赖家店,就像得胜场又叫牛市口一样,前者是官方命名,后者是民间俗称。“名为万物之始”,大凡命名,都有一番考究,或以属地命名,或以典故命名,或以寓意命名,或以地理方位命名,或以人名命名。 “赖家店”的得名,据传与姓赖的人家有关,这故事流传了上百年。
赖家店位于成华区东山丘陵之地,古镇不大,却因历史悠久而驰名成都地区。悠悠岁月,赖家店四周不少人搭建房屋,开店营商,便形成了农工商聚集的场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赖家店经朝廷批准,正式建场开市。神鸟知讯&成都市地志办联合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