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大夫祠(广州民俗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是一座依托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建立的广府民俗文化展览馆,也是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和花都“新八景”之一。✅ 建筑群特色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包括南山书院、青云巷、亨之徐公祠、珐琅精品展、灰塑工艺展、粤剧印象馆、资政大夫祠荷花池、资政大夫祠盆景园和资政大夫祠牌坊等...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坐南朝北,由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组成,占地面积221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有圣旨,规模最大的古祠堂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属于硬山建筑群体。目前,在资政大夫祠,所有的柱子都是原有的,已经经历了两个世纪,至今仍然承载着祠堂...
资政大夫祠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已有160年的历史。当时,三华徐族的徐方正、徐表正两兄弟共同任职兵部,深得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因此将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将徐表正的父亲徐时亮封为“奉直大夫”。为赞颂和纪念先哲盛德,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后续徐氏后代又续...
资政大夫祠内有许多漂亮精致的小盆栽,前面有一个大大的莲花池,莲花盛开时非常美丽。📍 博物馆攻略 博物馆名称:资政大夫祠(又名:广州民俗博物馆) 详细地址: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西侧 交通攻略:广州地铁9号线广州北站出打车2.2公里,资政大夫祠公交站步行535米,三华村公交站步行1.3公里。自驾也很方便,周边有...
资政大夫祠,是广府祠堂建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107国道旁,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也是花都新八景之一,如今是广州民俗博物馆所在地。历史介绍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
🏛️ 广州民俗博物馆,前身是资政大夫祠,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同治年间,徐方正和徐表正兄弟二人因在兵部任职而受到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封赠了徐方正的祖父和父亲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封为“奉直大夫”。为了感谢皇恩,他们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
资政大夫祠建于同治二年至三年,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清代遗迹,至今已有超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以下是关于资政大夫祠的详细历史介绍:建造背景与目的:资政大夫祠的建造与徐氏家族中的两位兵部官员徐方正和徐表正密切相关。他们因在清朝同治年间的杰出表现赢得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同治皇帝赐封徐方正的...
《地名中国》是新华影视与国家民政部、广东省民政厅合作拍摄大型电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视频播放量 196、弹幕量 0、点赞数 2、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4、转发人数 10, 视频作者 广东新华影视, 作者简介 承办影视、文化项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人才培训;承办展览、
资政大夫祠的来历,也算是一门双杰的一段佳话。徐正方和徐表方是堂兄弟,同年科举高中,同在兵部任职,只是徐正方为兵部郎中,官位比徐表方要高。同年同治皇帝封徐正方父祖为资政大夫,徐表方父亲为奉直大夫。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徐氏兄弟特意赶回乡,徐正方为父祖建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方为父亲建了南山书院。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