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资产荒”压力下,最直接的结果是净息差将被大幅压缩。体现在银行难以找到合适的资产,存贷差走阔,票据利率处于低位。大行在“资产荒”中配债行为受影响有限,城农商行逢高买入信用债,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情况。如何展望?社会融资需求不足,银行“资产荒”愈演愈烈,银行仍承受较大...
首先,资产荒的宏观背景,主要与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资产配置行为的剧烈变化相关。自2022年4月起,房地产市场调整冲击了居民资产负债表,中国居民净资产增速转负,居民部门开始进行较激烈的去杠杆,消费贷款滚动年增量已回落至2009年的水平。居民去杠杆导致资产荒,反映出居民对未来购房及经济循环的预期较低迷,居民部门整...
一家保险集团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是哪个投资机构,尤其是以固收为核心的机构,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资产荒’,风险收益匹配的高息资产现在很难找到。”“‘资产荒’可能是一个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原来高收益资产主要是跟地产以及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相关的一些资产,这类资产的供给会持续降低,所以就导致过...
资产荒与“资产慌”——实质是风险偏好下降 不少人把目前低风险资产受追捧的现象称之为“资产荒”,即这类资产相对稀缺,随着投资者避险性需求的提升,债市的收益率明显下降。资产荒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这与当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等都是同一个逻辑。不仅债券市场如此,股市也...
对比两轮资产荒过程中投资策略的不同,第一轮资产荒主要是久期策略+后期信用下沉,第二轮资产荒主要是信用下沉+谨慎拉久期,投资策略不同或与信用债结构有关,第一轮资产荒信用债净融资仍以产业债为主,当时违约主体也以弱资质的煤炭钢铁主体为主,但第二轮资产荒信用债净融资以城投债为主,市场虽警惕城投债违约风险,但...
为何近期“资产荒”行情进一步演绎?我们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1)6月份存款利率下调后,银行表内资金向表外转移速度加快,信用债配置力量增强。在6月11日报告 《存款降息的“东风”》 中,我们曾经判断存款利率下调1个月后,银行表内资金流向理财加快,利好7月份理财配置盘增长,并压缩城投债信用利差。实际走势如...
中国真的“资产荒”了吗?今年资本圈的共识是“出海”。在FDI创纪录的暴跌后,非但外资开始撤离,不少国内资本也跟随外资步伐出海寻找更好的投资标的。理由无他,就是因为这些资本认为国内出现了资产荒,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然而,国内真的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了吗?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应该就此下结论。就中国经济增长...
受访机构和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资产荒”持续困扰着理财市场,“好发不好做”问题日趋明显。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理财公司除了多举措提升产品收益外,还应帮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培养理性投资的理念。规模重拾增势 “资产荒”担忧加深 根据中信证券预测数据,今年4月份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
资产荒,顾名思义,是指市场上可投资的优质资产供不应求,投资者面临投资选择匮乏的困境。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于资产安全和收益稳定的高度追求。本文将深入剖析资产荒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思考。一、资产荒的成因 资产荒的成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