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让治河三策》中,贾让提出了“三策”是:A.“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B.“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C.“缮完故堤,增卑培薄。”D.“不与水争地”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 ...
贾让三策,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较完整地概括了西汉治黄的基本主张和措施;首次明确提出在黄河下游设置滞洪区的思想,强调滞洪区的作用是假使秋天水多,就得让水能够停留;首次提出经济补偿的概念,主张划出治河经费,用于安置因改道所需的移民;提出综合利用黄河水利资源,具体论证开渠分水有三利(...
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是()。A.天策、地策、人策B.上策、中策、下策C.上游策、中游策、下游策D.今日策、明日策、未来策
贾让治河三策名词解释 贾让治河三策是指西汉人贾让提出的治理黄河的方案。西汉时期,黄河决口频繁,灾患十分严重,哀帝命令召集治河人才。贾让应召提出治理黄河的系统见解,分为上、中、下3个方案,后世即称为“贾让治河三策”,见于《汉书·沟洫志》。 他一开始便提出了治水的基本思想是不与水争地。立国安民,疆理...
贾让认为,中策实现后,其效益虽然比不上上策,但也能够“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下策】“缮完故堤,增卑倍薄”贾让认为如不采取以上两策,只是在原来狭窄弯曲的河道上“缮完故堤,增卑倍薄”,进行小修小补,后果必然是“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贾让的治河三策,是中国最早对黄河...
贾让治河三策 班固 延展资料 (一)蔡沈:书经集传(选) 禹贡 上之所取谓之赋,下之所供谓之贡。是篇有贡有赋,而独以贡名篇者,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贡者较数岁之中以为常,则贡又夏后氏田赋之总名。今文古文皆有。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敷,分也,分别土地以为九洲也。尊,定也,定高山...
历史知识> 贾让三策 西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待诏贾让提出的治理黄河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不与水争地,将“当水冲”的冀州(今河北南部)百姓全部迁徙,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让黄河在宽广数十里的范围内自行游荡,西有群山,东有大堤,可保证洪水不危害其他地区。中策是在从淇口到漳水的...
贾让,西汉末年人,当时黄河频繁决溢,灾患严重。朝廷征集治河方案,绥和二年(公元前7),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治河三策”。 上策:将冀州洼地区的居民全部迁走,然后,在黎阳遮害亭决开堤防,使河水向北溃决,流入渤海,决堤所造成的混乱,大约一月左右就可平定。有人担心这样做,势必会摧毁数以万计的城郭、田地、房舍和...
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 根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是年九月贾让根据黎阳(今浚县一带)黄河堤距仅“数百步”,而且“百余里之间,河再西三东”的不利形势,提出治河上、中、下三策。他的上策是改道北流,“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