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明确,但可以看出贾宝玉对秦钟和智能儿的行为持有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态度。秦钟和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儿早已有染,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当秦钟和贾宝玉一同住在馒头庵时,秦钟和智能儿便明目张胆地调情。贾宝玉原先并不懂这些,但因为他先前在梦里受到警幻仙姑的点拨,再加上与袭人的云雨之事,他已经...
贾宝玉捉住秦钟,阻止他“侵犯”智能儿,还说要夜里“算账”,虽然成为《红楼梦》一大谜案,我认为都算作“贾宝玉”的悬崖勒马。他生于富贵温柔乡,就像游走在悬崖边缘,他阻止秦钟也就是一次次的自我救赎和归正。至于秦钟死前劝他改过以仕途经济为重,贾宝玉反而不听,则又是一次坚持“本我”。读书人在此处要...
秦钟对宝玉也是闻名不如见面,看到这样宝玉好像见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分身一样,这样看待对方的两个人,自是不用多语就能够成为好朋友,因此两人一见如故。 第二、无知顽童,志趣相投 宝玉身边的同龄男性中很少有秦钟那腼腆温柔的,比如粗俗的薛蟠、爽朗的冯紫英、侠义的柳湘莲,他们都和秦钟不一样,所以宝玉对秦钟的感情比...
这并不是作者的原意,小说真实的态度也是批判的,像秦钟之死就是在馒头庵得趣过多、以致受了风霜失于调养很快就死掉了;蒋玉菡在北静王和宝玉的支持下,试图逃离忠顺王府失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柳湘莲也是,因过于主观孟浪,落得个出家为道的结局。贾宝玉带着主角的光环,自然不能让他怎么着,相反,警幻仙...
关于贾宝玉的心理,曹公是这么写的,说他自从见了秦钟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这是贾宝玉见秦钟后的心理活动,我们知道,贾宝玉天分中有一段痴情,见了美好的人或事物,往往容易发呆。比如他见了宝钗的一段酥臂,就被黛玉讥讽为呆雁。比如他闲着没事了,跟花鸟虫鱼对话。 甚至...
秦钟得趣馒头庵,中途被贾宝玉摁住,羞得智能儿一溜烟地跑了。秦钟耍无赖求不要声张,贾宝玉就威胁他晚上要好好算账。究竟是什么账?曹雪芹清楚明白地写了他也不知道,以至于这个“账”成为《红楼梦》第一悬案,绝无破案的可能。(第十五回)秦钟笑道:“好人,你只别嚷得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宝玉笑...
秦钟,情种也。《红楼梦》真正的情种是贾宝玉。曹雪芹借助秦钟,写出贾宝玉的另一种形态。同样,冯渊、蒋玉菡(将玉含)、柳湘莲三人,也有贾宝玉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当然,现实中贾宝玉和秦钟的关系是可疑的。第一,他们与香怜玉爱的关系,超越了好友、同学之情。中国古代“男风”盛行,并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一、祭奠秦钟:以诗酒知音之礼。秦钟是宝玉的至交好友,难得的知音。贾宝玉如何祭奠秦钟,没有正面描写,只是通过他和柳湘莲的对话,侧面提了一下。第四十七回,在赖尚荣的庆功宴上,宝玉和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
类似的话,贾元春也曾经说过,她说“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二者的指向应该是一致的。秦钟的名字谐音为“情种”,而情种又是作者的自喻,是贾宝玉的特有称呼。这就说明,秦钟和贾宝玉其实是一体两面,秦钟代表的是“皮肤滥淫”的一面,宝玉代表的是“意淫”的一面,其背后所隐射的应该是同一个人。
不过,贾宝玉打断秦钟好事,除了胡闹,还有深层原因要解说一二。 一,秦钟固然是贾宝玉好朋友,智能儿毕竟也自小相识。他们小情人感情深不顾后果,贾宝玉却知道智能儿要脱离“泥潭”与秦钟在一起的难度。 小尼姑与小书生是明清小说常有的桥段,几乎没有好结果。虽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到底不为了结果而生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