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纨同赵姨娘一般愚蠢粗俗,想必贾兰也会成为一个如贾环一般“人物委琐,举止荒疏”的人,作出“置之不理”之事可能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贾兰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孝顺的种子从小就被植入他的内心,他也不会做出不孝之事。 与贾兰的性格不一致。贾兰虽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并未养成呆霸骄横的性格,是个心底善良的孩...
贾兰从小读书认真,并且贾府败落,未必还有“收税的亲戚,作官的朋友”可以凭恃,只会是靠着读书、科举,来进入仕途,弥补其祖父贾政一生的遗憾。作品中有贾兰拿着弓箭追小鹿的情节,有人推测暗示贾兰将靠军功入仕。但是作品中也说了“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用以歌功颂德。如果后文有军功...
所以,作者说李纨应该“阴骘积儿孙”——把儿子贾兰的早逝,归因于李纨当初的见死不救、有损阴德。也所以,升官发财的贾兰没有救助家人、重振贾府——他自己已经死了,救助、重振又从何谈起?
从判曲的内容来看,李纨、贾兰母子两人似乎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以致于曹公用“抵不了无常性命”、“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种涉及天伦报应的话来评价李纨、贾兰。也正是在这个基调上,不少红学大家联系贾府被抄家,贾家败落后,而贾兰却高中科举,东山再起,得出结论:贾兰功成名就之际,却并未对本家人出手相助,故...
茂盛的兰花,指以后贾兰后出人头地。到头谁似一盆兰,指贾家众儿孙都不能及得上贾兰有出息。凤冠霞帔的美人,指李纨母以子贵,以后被封为诰命夫人。 李纨“红楼梦曲”中又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说明贾兰以后位居高官,得封爵位。
贾兰升官发财后对落难的贾府人基本是不闻不问的。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性格冷淡:贾兰从小性格就比较冷淡,不好热闹,喜欢独处。例如,在茗烟闹学时,他坐视不理,甚至阻止想要帮忙的贾菌。这种性格使得他在贾府出事时,不太可能成为出头“扶危济困”的人。近支亲戚已无几:贾府败落后,许多亲戚都已...
贾兰被长期漠视,养成了 贾兰自立自强,勤学不辍的习性,他认真刻苦,积极进取,他才学过人、野心勃勃、但也养成了他冷漠无情的个性,并且,贾家被抄后,贾兰也是举步维艰,待他从底层做起,饱经冷暖后,成为高官,我们有何理由要求他去帮助那些曾经冷待错待他的人呢。
第一个原因:性格冷淡。茗烟闹学一回,贾兰坐视,不肯出手。连和他同坐的贾菌要出手,他也拦阻。有人把这解读为贾兰的冷血,对自己的亲叔叔宝玉也不肯施以援手,是言过其辞了。
贾兰要想仕途平顺通达,祖辈们积累的政治资源和关系网络便是他最大的优势,天资聪颖的他如何会置之不理呢? 与所受的教育也不一致。贾兰的母亲李纨是官宦小姐,知书达理,孝敬公婆,善待小姑,对贾兰倾注了满腔心血,悉心教导。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素质决定孩子的素质,李纨的持重孝顺在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