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勤连古城保护区不断传来野生鸟类新发现的喜讯,多个“首次”接连诞生:勤锋保护站首次迎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凤头雀莺;三角城保护站首次目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秃鹫的身影;如今,南湖保护站又首次记录到贺兰山岩鹨。 来源:新甘肃 编辑:...
贺兰山岩鹨 学名:Prunella koslowi 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4~16cm。头棕褐色,背淡皮黄褐色或沙褐色、具暗色纵纹。两翅暗褐色具白色翅带斑。颏、喉和胸烟灰色或褐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形成明显的鳞状斑,其余下体乳白色或棕白色微具褐色纵纹。 生活习性:主要...
经确认,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贺兰山岩鹨,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首次发现。 贺兰山岩鹨,是鸟纲雀形目岩鹨科岩鹨属的小型鸟类,通体朴素大方,以褐色和棕色为主。上体浅黄褐色而具模糊的深色纵纹,喉部及胸部浅灰色,下体皮黄色,尾及两翼褐色,边缘皮黄色,腹部淡黄白色,无明显班纹,脚偏粉色。雌雄鸟羽色基本...
记者曾于2021年2月16日、12月11日和宁夏观鸟协会鸟友一同去中卫找寻未果。年末得知鸟友沈岩在中卫拍到贺兰山岩鹨后,2022年1月2日记者与宁夏著名观鸟达人@第3只眼 再次前往中卫沙坡头,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在一处荒漠中拍到贺兰山岩鹨。据相关资料介绍,贺兰山岩鹨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头...
近日,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湖保护站一处荒漠灌丛中,鸟类摄影爱好者观察并拍摄到一只小鸟栖息在沙拐枣枝头,经确认,该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贺兰山岩鹨,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首次发现。 贺兰山岩鹨是鸟纲雀形目岩鹨科岩鹨属的小型鸟类,以褐色和棕色为主。上体浅黄褐色而具模糊的深色纵纹,喉部...
几年的努力,三次奔波,最终如愿。不是贺兰山岩鹨消失了,而是缺少与它相遇的机会。或许,三十多年来,贺兰山岩鹨一直都在那里,从未消失! 相关资料:贺兰山岩鹨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头棕褐色,背淡皮黄褐色或沙褐色、具暗色纵纹。两翅暗褐色具白色翅带斑。颏、喉和胸烟灰色或褐色、具窄的白色...
记者曾于2021年2月16日、12月11日和宁夏观鸟协会鸟友一同去中卫找寻未果。年末得知鸟友沈岩在中卫拍到贺兰山岩鹨后,2022年1月2日记者与宁夏著名观鸟达人@第3只眼 再次前往中卫沙坡头,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在一处荒漠中拍到贺兰山岩鹨。 据相关资料介绍,贺兰山岩鹨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头棕...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贺兰山保护区的专家王兆锭先生和常家传教授,作为东北林业大学的研究者,开始了对贺兰山岩鹨的追寻。他们在贺兰山西侧的荒漠灌丛中,经过不懈努力,终于重新发现了这种神秘的鸟类,并成功采集了标本。这一发现标志着贺兰山岩鹨重新进入了科学家和公众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后续...
贺兰山岩鹨被科学分类在动物界的范畴内,具体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进一步细分,它属于鸟纲Aves,表现出鸟类的特有特征。在雀形目的鸟类家族中,贺兰山岩鹨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个目下的鸟类通常具有灵活的身姿和独特的鸣叫方式。岩鹨科(Prunellidae)是贺兰山岩鹨的科属,这个科以小型鸟类为主,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