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义艳 副研究员 收藏 完善纠错 复旦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学习工作经历 1996-2000,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学士学位 2000-2006, 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学位 2004-2006,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6-2012,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系, ...
人物简介: 一、费义艳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费义艳目前有7个商业合作伙伴,包括丁澦、嵇楠、郝淮湘等。 财产线索 线索数量 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股权穿透图 挖掘深层股权结构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合作伙伴 了解老板合作关系 ...
费义艳 1581人看过 ScholarID:CN-BQ74O5HJ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被引频次 2 成果数 1 H指数 0 G指数 0领域: 物理学 2003年成果数1 2006年被引量2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Label‐fre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2018 - Jing, Yueyue,Wang, ...
2022年4月11日,刘海鹏/陈昶/费义艳教授合作在EMBO Rports上发表题为CDK inhibitor Palbociclib targets STING to alleviate autoinflamm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临床上使用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
Nature发文 01 2019年,鲁伯埙、丁澦、费义艳等组成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llele-selective Lowering of Mutant HTT Protein by HTT-LC3 Linker Compound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靶向自噬-溶酶体的生物大分子靶向降解技术。Nature也在同期配发了专门评论,最后更是入选了Nature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杰出科技论文...
核心提示:这一药物研发新概念,有望应用于亨廷顿病及其它无法靶向的致病蛋白,甚至非蛋白的致病物质。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与丁澦课题组和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费义艳课题组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开创性地提出基于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ATTEC)的药物研发原创概念,相关研究成果《HTT-LC3连接化...
2022年3月1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与丁澦课题组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费义艳课题组合作在美国科学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上发表“地奈德结合并抑制变异亨廷顿蛋白毒性”(Suppression of toxicity of the mutant huntingtin protein by its interacting compound, desonide)的研究论文,提出可能可以...
4月2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丁澦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费义艳再度携手,围绕基于溶酶体降解技术的针对“不可成药”靶点药物研发新技术撰写综述文章《降解技术的新概念》(Emerging New Concepts of Degrader Technologies),在线发表于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杂志(IF=11.5)。该文章系统介绍了针对“不可成药...
而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费义艳课题组的加盟则为“小分子胶水”的发现带来了新的可能。该课题组发展了基于小分子芯片(Small Molecule Microarray,SMM)和免标记斜入射光反射差(Oblique-Incidence Reflectivity Difference,OI-RD)技术的新型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能够快速、灵敏、无标记地从成千上万种小分子化...
勇敢的费义艳 2021-2-1 02:02 来自微博weibo.com 转发微博 该账号因被投诉违反《微博社区公约》的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查看帮助 https://kefu.weibo.com/faqdetail?id=13216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c +关注 勇敢的费义艳 2021-1-24 12:06 来自微博weibo.com 转发微博 该账号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