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贸易摩擦1.0回顾:特朗普上任3个月便着手发动贸易摩擦 2018年7月6日以美国对华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为标志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展开,但早在2016年美国大选时关税就已经贯穿特朗普的政策主张:一是对墨西哥施加20%的关税来为“边境墙”筹集资金,二是使用关税工具、退出贸易协定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北美自由贸...
2. 放弃幻想,做好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的准备 3. 做好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汇率金融战和经济战的准备 4. 防止采取货币放水、重走货币刺激老路的方式应对,这是日本金融战的教训 5. 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我们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6. 建设更高水平、更高...
有消息称,这些抗议活动成为特朗普就职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行动,约50万人走上街头,发出对当前政策的不满。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社会在面对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民众的反应愈加激烈,社会的分裂和不满情绪逐渐升温。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美两国之间。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互...
中美贸易摩擦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军事实力等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减少投资限制、降低关税、保护产权、国企改革等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关系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甚至战略遏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自中国进口份额的变化有三个关键节点:一是,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下,2019年美国自中国进口份额较2018年下降3.2个百分点;二是,2022年海外供应链逐步修复,疫情期间中国产能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替代效应大幅减弱,美国自中国进口份额经历短暂回升平稳后再次加速下滑,2022年份额相比2018年下降幅度...
现在进行的这场中美贸易摩擦是实打实的且亲眼可见的,它不会凭空消失或结束。有一种看法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就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来的,源于他的个人意志,我不这么认为。 中美贸易摩擦的力度和广度在特朗普执政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存在了,我认为哪怕在特朗普卸任之后,中美贸易的紧张感依然会持续下去。很多经济学家...
一、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源 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诉求不同。同时,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技术...
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周昱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致使外界对美国大豆的需求进一步减弱。此外,境外大豆主产区的基本面情况并不会有大的变化。预计,美国大豆以及豆粕期货价格走势偏弱。对此,赵玉也表示,相较于中国豆粕期货强劲走势,美国大豆、豆粕期货近期波动较大。4月4日...
日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是进出口不平衡,中美其实也是一样。当然,贸易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形式,在全球贸易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的崛起,往往意味着另一个经济体的相对损失。1991年初,美国的一份《美国舆论与1991年美国外交政策》的报告,就把日本的经济实力作为对美国的首要威胁。而在这之前,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