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到现在,应该是名存实亡了吧,它的盲目自信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失败的。不过,我觉得最可惜的还是斯巴鲁,如果当年能踏实的好好干,说不定斯现在的斯巴鲁在国内,就不会被别人说是杂牌车了。
在1998年3月,中日合资的贵航云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次造车要认真点了,魔改一下外观,换了小公主身上的直列4缸发动机,还改了一个自己觉得很牛的新名字,云雀WOW“风之翼”,立flat,说要干掉奥拓。 唉,怎么干啊,奥拓早就火起来了,你云雀之前名声都搞坏了,后面生产的车质量也不行,一年卖个一千多台。据不完...
而斯巴鲁方面此时对中国市场还是不想放弃,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捞一把,以合资方式再挖一挖中国市场。1998年3月,斯巴鲁与贵航共同投资4.5亿元,拉上另外两家资本,正式成立贵航云雀汽车,品牌名也是在这时正式改成了云雀。云雀,这是一种在全球和国内都有不少地方分布,唯独贵州几乎没有的小鸟,身体小但叫声大,甚至有...
可还是老问题,云雀的质量实在不太行,车还是卖不出去,年销量长期徘徊在2000辆左右,这还包括贵航终于开窍,卖给当地出租车公司的销量。 后来,云雀又少量引进了REX的后续车型ViVio,但并不是国产的,有传言说是整车进口贴云雀标,也有说是切了大顶偷偷运进来的。传言进到国内的只有2000多辆,人们根据体型,叫它斯巴鲁小公主。
而斯巴鲁方面此时对中国市场还是不想放弃,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捞一把,以合资方式再挖一挖中国市场。1998年3月,斯巴鲁与贵航共同投资4.5亿元,拉上另外两家资本,正式成立贵航云雀汽车,品牌名也是在这时正式改成了云雀。 云雀,这是一种在全球和国内都有不少地方分布,唯独贵州几乎没有的小鸟,身体小但叫声大,甚至有“叫天子...
贵航云雀是什么?国产的、合资斯的巴鲁,就是它了,当中有什么故事呢? 80年代,当时划定了8大汽车生产基地。其中,微型车只有两个,一个是长安、生产奥拓。 另一个就是贵航,生产云雀。但是,奥拓卖到笑,火了二十几年。但是贵航云雀呢?估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贵航云雀是什么?国产的、合资斯的巴鲁,就是它了,当中有什么故事呢? 80年代,当时划定了8大汽车生产基地。其中,微型车只有两个,一个是长安、生产奥拓。 另一个就是贵航,生产云雀。但是,奥拓卖到笑,火了二十几年。但是贵航云雀呢?估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而斯巴鲁方面此时对中国市场还是不想放弃,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捞一把,以合资方式再挖一挖中国市场。1998年3月,斯巴鲁与贵航共同投资4.5亿元,拉上另外两家资本,正式成立贵航云雀汽车,品牌名也是在这时正式改成了云雀。 云雀,这是一种在全球和国内都有不少地方分布,唯独贵州几乎没有的小鸟,身体小但叫声大,甚至有“叫天子...
但是,贵航云雀的故事啊,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造车失败的反面教材,真的是从头到尾都没好过,完全没有。 虽然是找到斯巴鲁,也确定了合作关系,但不是合资,是技术引进,就是买回来CKD组装,拼积木。 92年,先生产了第二代的斯巴鲁REX。不过这台车,三缸都算不上啊,用的是直列双缸引擎。然后4挡手动,只有30匹。
我们这一次分析的主体为贵航云雀汽车,以下简称贵航云雀。 贵航云雀汽车属于实打实的军工企业,贵航就是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的简称,而贵航集团又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所以最初的贵航云雀汽车属于贵航集团下属企业,从企业性质来说,跟猎豹汽车、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一样属于在军转民大大军中选择走了汽车这条道路,但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