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的历史遗产不仅影响了当地,也对整个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动荡不安却又充满希望的历史时期。尽管安龙作为南明都城的历史只有短短几年,但它所留下的遗产却跨越了几个世纪,成为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重要纽带。
安龙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招堤风景区,十里荷花香飘四溢,半山半水皆如画。来到香车河村寨,倾听流水潺潺,打卡两岸秀美田园风光和布依风情……邀您走进美丽贵州,邂逅安龙!(建议全屏观看)“走进美丽贵州”主题短视频展播,欢迎投稿!本期来源:黔西南州政府办公室提供主题策划:...
近日,在贵州省安龙县郊外的几座山体因形状酷似金字塔而引发关注。这些山体呈锥形,在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层叠状。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游客带着小猫观赏安龙县郊外形状酷似金字塔的山体(5月14日摄)。近日,在贵州省安龙县郊外的几座山体因形状酷似金字塔而引发关注。这些山体呈锥形,在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南部 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以前很陌生 来到这里,才知道隐藏着这么多旅游宝藏 半山亭 1848年安龙招堤半山亭落成时,兴义知府张瑛大摆宴席 11岁的儿子张之洞现场作出《半山亭记》文采斐然直接封神!👏 现在还能看到真迹 ✅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安龙县,是晚清洋务派...
安龙因为晚清名臣张之洞父亲张锳的执掌,教育、文化蓬勃发展,孩提时代的张之洞曾随父张锳在此生活和学习。自张锳入黔为官起,三十年仕途均未离开贵州,近一半时间在兴义府度过,在兴义府任上,他培修安龙名胜招堤、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开辟府城通往广西的驿道,政绩卓著。其主持编纂的《兴义府志》,被梁启超列入《...
央广网黔西南4月18日消息(记者杨贇 实习记者刘丽)4月16日,“探访阳光黔西南”研学采风团转场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20位媒体记者与网络达人循着三百年文脉与亿年地质密码,在这座“小春城”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清晨,采风团来到被誉为“安龙明珠”的招堤。这座始建于清代的防洪古堤,不仅是古代水利工程的...
这些“金字塔”位于贵州省安龙县城郊,距县城约3公里,是一些高约150米,底部宽大、顶部尖锐、棱角分明、山间岩石分层有序的山体,因外形与埃及金字塔相似,而得名安龙“金字塔”。这是安龙县郊外形状酷似金字塔的山体(无人机照片,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今年3月,航拍爱好者粟正强用无人机拍下了这些...
安龙除了是“帝王安栖处”同时也是“加油”一词的发源地!安龙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加油文化”的发源地。清朝道光年间,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父亲张锳曾任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知府。任职期间,张锳劝学办学,兴学育人,非常重视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据了解,在安龙任职期间,每到午夜交更时分,张锳便派出两个差役,一...
贵州安龙:曾经有位皇帝在此住了三年 明昭宗永历皇帝朱由榔,万历皇帝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23年在北京出生,1646年11月份在肇庆登基,1662年六月,在昆明被吴三桂弑杀,两年之后,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被清军摧毁,此后一直到1683年明郑政权覆灭,明朝遗臣们再也没有拥立新的大明皇帝,因此永历皇帝朱由榔,...
3月16日,记者带着“安龙金字塔”的视频和网友们的问题,采访了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周秋文。他说,安龙金字塔山体就是自然形成的,不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山形呈现出棱角分明的金字塔形状而已,并非网友调侃的人工修建、古墓遗址之类,不必过度解读。“安龙金字塔”山上的岩石为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