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类型的铜釜可能是夜郎地区仿巴蜀青铜器自行铸造的产品,主要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目前在贵州仅在赫章可乐南侧的夜郎族群墓葬中发现,不见于贵州其他地区。 套头葬的秘密然而,可乐遗址中实际上只有10%的墓葬内发现有套头葬,这说明当时只有特殊的人才有资格使用这种葬式。据考古发现,越南和缅甸也发现有跟可乐相同...
2000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可乐乡再次发掘108座乙类墓,从中又发现5座套头葬墓,形式更为多样,再度引起学界关注(后文将此次发掘报告简称为“2000报告”)[1]。但迄今对套头葬进行的研究还很少,人们对这种葬俗的了解有限,因此,有必要对两次发掘的套头葬资料进行梳理,并对相关一些问题展开综合讨论,以便学界和社会公众...
然而,贵州省博物馆所藏的“套头葬”文物却揭示了不同的葬俗。在这些文物中,墓坑底部四周被未经加工的石块巧妙地垒砌成一圈,增添了葬礼的庄重感。更令人瞩目的是,一些文物展现了别具一格的葬具配置:有的用大铜釜套头,同时用另一件大铜釜套脚,脸部则覆盖一件铜洗,双臂上也放置有铜洗;还有的则采用一件...
以前研究武陵山区文化的时候,我就知道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崇拜太阳和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位的西南夷的夜郎国。【套头葬】,用青铜大锅套住人头,用青铜釜套住双脚双手,这种独一无二的墓葬形式,真是让人感叹那时候的人们那奇葩的【脑回路】,和神奇的世界观。如今,贵州省博物馆也将「套头葬」纳入了展陈中。0 15 ...
2001年9—10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管所在赫章可乐发掘战国至西汉时期“南夷”民族墓葬时,发掘出了独特的用铜釜套于死者头顶的埋葬方式,即套头葬式,套头葬用的铜釜上,就铸盘有栩栩如生的虎的造像,这肯定是有民俗事象含义的。“套头葬”及这些特殊葬式在国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过,考古专家认为:属夜郎民...
主要由金和宝石制成,推测是贵州播州杨氏土司夫人的遗物。 宋代鹭鸟纹蜡染褶裙:镇馆之宝之一,由上衣和下裙组成,采用拼布、蜡染、刺绣等工艺,是贵州省境内出土最早的彩色蜡染实物。 西汉立虎辫索纹耳铜釜:青铜器,出土于赫章可乐遗址,夜郎古国特有的套头葬方式值得探究。
套头葬——头顶套着铜釜的尸骨,被发现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可乐遗址”,因夜郎古国这个历史谜团而显得尤其神秘。司马迁笔下的“夜郎最大”是如何变成“夜郎自大”的?探寻中国悠久历史,传承中华文化之美的《寰行中国》本季将遍访中国的博物馆,挖掘文物中的文化瑰宝。由国家地理与@别克 品牌携手制作的#寰行...
套头葬是一种独特的丧葬仪式,只在贵州毕节的赫章可乐遗址和柬埔寨被发现。这种葬仪起源于夜郎古国,用于埋葬地位崇高的巫师。在贵州的套头葬中,墓主的头部会套上一件铜釜(类似锅的形状),只覆盖头部,面部露出;而脚上则套上一件铜洗(汉代用于盥洗的器具)。这种葬仪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铜釜能够罩住墓主的灵魂,使其...
乌蒙论坛 /2011 年 / 第 5 期文化广角Broad View of Culture套头葬, 一种只出现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的古代葬俗, 自上世纪 70 年代被发现后, 就有诸多问题困扰着众多的考古学家、 历史学家、 民族学家。 套头葬的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 这是众多困惑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因缺乏文献资料和其他考古实例, 研究该问...
贵州“村T”走进央视《东方时空》:让多彩民族服饰走向世界 黔东南州管干部任前公示 黔西南州州管干部任前公示 六盘水:高海拔农村学校集中供暖,让学生暖身又暖心 7日最热澳门青年志愿者:共画同心圆 共祝祖国好 最高风速14级!625米世界第一高桥如何扛? 贵阳地铁上新了|贵阳地铁S1线换乘提示 【送票】光影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