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概率质量函数 在概率论中,概率质量函数(pmf)给出了随机变量取每个有限不同可能值的概率,通常是定义离散概率分布的主要手段,适用于标量或其域为离散的多变量随机变量。图4.7展示了一个公平骰子的pmf图。所有pmf的值必须是非负的,并且总和为1(见第4.2.1节)。 4.3.2 概率密度函数 要描述一个连续概率分布,...
MIN函数:找到某区域中的最小值 MAX函数:找到某区域中的最大值 AVERAGE函数:计算某区域中的平均值 COUNT函数:计算某区域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的数目 COUNTIF函数:计算某个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COUNTIFS函数:统计一组给定条件所指定的单元格数 SUM函数:计算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值的和 SUMIF函数:对满足条件的...
概率质量函数(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PMF)是概率论中分析离散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工具。它描述了离散随机变量在特定取值上的概率。与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不同,PMF专门针对离散随机变量,而PDF则用于连续随机变量。在概率质量函数中,对于任意实数x,函数fX(x)定义了随...
在概率论中,概率质量函数(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简写为pmf)是离散随机变量在各特定取值上的概率。数学定义 概率质量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不同之处在于:概率质量函数是对离散随机变量定义的,本身代表该值的概率;概率密度函数是对连续随机变量定义的,本身不是概率,只有对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某区间内进行...
这个由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组成的合作小组已经在一起工作和讨论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们之中有研究银河系结构的,有研究恒星演化的,有测量恒星参数的,有做星系化学演化的,有钻研初始质量函数理论的。不同研究方向的人聚在一起,为测量...
初始质量函数(IMF)描述了星族中单位体积内新形成的恒星的质量分布。IMF的概念在1955年由萨尔彼得引入,当时他将大于1倍太阳质量的恒星质量分布表示为ξ(M) = ξ0M − 2.35,其中ξ(M)表示单位质量内新形成的恒星数目,M代表恒星质量。这个关系式也被称为萨尔彼得方程。到了1979年,Glenn E...
初始质量函数(缩写为IMF)是同一个星族中单位体积内新形成的恒星的相对数目在质量上的分布,是恒星形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初始质量函数首先是由埃德温·萨尔皮特在1955年引入的,他将大于1倍太阳质量的初始质量函数写为 其中 是恒星质量,是单位质量内新形成的恒星的数目,上式也称为萨尔彼得方程。1979年Glenn E. ...
这个由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组成的合作小组已经在一起工作和讨论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们之中有研究银河系结构的,有研究恒星演化的,有测量恒星参数的,有做星系化学演化的,有钻研初始质量函数理论的。不同研究方向的人聚在一起,为测量太阳附近恒星的质量分布,绞尽脑汁让每一个细节都没有纰漏。
IMF,即初始质量函数,是天体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函数。它描述新形成恒星的质量分布。它与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息息相关。形式上,它常以一概率密度函数(PDF)给出。时间上与之对应的是现代质量函数(PDMF,present-day mass function)[我也不知道这个怎么翻译啊喂!],它描述的是现在恒星的质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