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局名词解释 账局,是指为了实现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的组织。它是对企业或组织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机构,通过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记录和总结企业的财务活动,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对外报告提供依据。 账局的主要功能包括财务核算、审计和财务...
眼下从事账局的人不下上万,账局一旦歇业,这上万人都将成为无业之民;而一旦账局歇业,借贷不通,就会导致各行业纷纷歇业,其失业之民,将不可数计。从王茂荫的分析可以看出,账局已经成为时代所需。换句话说,账局真正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
从历史发展来看,账局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又随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被别的更有效率的金融组织形式所取代。这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激烈,要求产生更能经受经济危机打击的金融组织形式,这推动着货币金融业的发展,也使金融业的竞争加剧,账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淘汰的。
账局是明清商业发展的产物,主要为工商铺户服务,兼向官吏放账的金融组织。它的主要经营业务是存款和放款,起着信用中介的作用,把借者和贷者集中在自己手里,成为借者和贷者的总代表。账局的放款方式包括放款对象和计息标准,不仅反映了早期银行业整合资金的特殊功能,而且在我国金融史上发挥重要作用。...
至清朝末期,账局与印局、钱庄的业务逐渐有所类同或交叉,所以有的货币商人并不把账局与印局、钱庄作严格区别,一些学者认为它们都是“贷金业”。实际上它们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账局做的是信用贷款,并不收受抵押品,而是建立在对贷款人无形资产如信誉、经营能力等信任的基础上,无疑这种贷款的风险...
如有违例私设账局者,立即查办。对于差人暗自潜入外省官员任职驻地追索欠款者,“该督抚访闻一并查参究治”。当然,对于实在还不上债的,账局也不一味索债。比如,当时官员有向账局借债曾经有“三不还”之说,这是账局业务中有风险投资的反映。因此更需要账商作出决策,以求万无一失。
从清代财政机构度支部档案中有关账局注册和章程的内容看,大多数账局主要经营存款和放款业务。部分账局除此之外,还经营汇票、发行银票、买卖生金银和收取各种票据。可见,清代账局初步具有后来银行的主要功能。
至清朝末期,账局分布已经扩展到京师、张家口、天津、保定、赤峰、安东、营口、多伦、归化、祁县、太谷、上海、烟台、汉口、成都等城镇,也在库伦、恰克图以至俄国莫斯科等边疆和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如恒隆光账局、大升玉茶庄兼账局,都与俄国商人有信用关系。有的账局在总号之外设有分支机构,开始经营汇兑...
账局放款的主要对象,一是工商业者;二是小金融机构印局、当铺和钱铺;三是候选官吏及官吏。同时,根据不同的放款对象,采取不同的计息标准。账局放款首先是商人。在清代档案《翰林院侍读学士宝钧奏折》中记载:“账局之放贷全赖私票,都中设立账局者,晋商最伙……各行铺户皆借此为贸易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