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 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 贝聿铭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 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 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本文共分为二个部分: 1.经典作品 3.贝老经历 (本文较...
贝聿铭先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期间,这位建筑大师也曾因绘画技术欠缺“放弃”过建筑学,转而攻读工程专业。但在麻省理工学院院长爱默生的鼓励下,他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专业,之后又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奠基人之一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哈佛读研最后一年,贝聿铭决定设计...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设计名言:“让光线来作设计”让我们跟随他的光线 走进他的建筑 1、香港中银大厦 设计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位于香港中西区中环花园道1号 也是维多利亚湾里最亮的那个崽 2、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寓意“太初...
6月29日,特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在中国香港M+博物馆对外展出。澎湃新闻了解到,该展览历时7年筹备,是首个贝聿铭全面回顾展。此次展览通过6大主题的400件展品,探索贝聿铭的人生轨迹及建筑哲学。建筑与生命的紧密联结贯穿着整个展览,其核心不仅仅在于贝聿铭的作品,更是关乎这位建筑大师的人生历程,及其与不同...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为了表示纪念,我们在贝聿铭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选择了 10 座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建筑。图片来源:东方ic1917 年 4 月 26 日,贝聿铭出生在中国广州。他后来搬到了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最后在哈佛设计学院从师于前包豪斯学院大师 ...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
设计师!不得不知道的贝聿铭的8大建筑。#图文伙伴计划 作为设计从业者,提高审美认知与眼界,才能设计出领先时代的#设计方案 他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建筑师#贝聿铭 他的设计作品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始终坚持现代主义风格的理念是设计师 - 设计师陈行知于20221
贝聿铭在 1983 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时,评审团的评语称他,“赋予了本世纪一些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式”。今天让我们一起盘点贝聿铭十大最美的建筑。贝聿铭获得普利兹克奖 1、金字塔(Glass Pyramid)1989年 让法国人惊叹的上帝宝石,贝聿铭将前所未有的文化敏感性、政治敏锐度、创新能力和保存技巧结合在一起,同时将拥有...
作为贝聿铭建筑生涯代表作的卢浮宫项目,呈现出如下的效果:“在白天,当水面反射并不强烈的时候,空灵透彻的玻璃金字塔以谦卑的姿态出现在了卢浮宫这座历史建筑的面前,尊重了原有场地内的文脉;在夜晚,当玻璃金字塔的灯光亮起,一个璀璨的正八面体漂浮在厚重的卢浮宫面前,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隐含的建筑意匠也就完全地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