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卞文记载,1927年3月27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在中国演出了“贝九”前三个乐章。9年之后即1936年的4月14日,意大利指挥家梅百器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在大光明剧院,也就是如今的大光明电影院首度上演“贝九”完整版。这场演出因为有照片存世,声名大噪,大有盖过首演之态。1959年迎来一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柏林爱乐自不必说,一向是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德奥经典作品的最佳演绎者,但柏林爱乐的缺点就是:稍显笨重,但匈牙利人弗里乔伊以自己个人的民族音乐特质,融入进了自己对于此曲的感受之中。 因此,这款唱片里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不仅拥有超强的乐队和声和宽广的力量,更是加进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水一般的流动感,在每一个乐...
德意志古典派美学发现了艺术指向未来与超验的作用,贝多芬将音乐动机与魏玛古典文学大师席勒的诗歌形成宏大的交响曲,构建了音乐家当王者的第九交响曲。“贝九”合唱里有一种不知其名的永恒的欢乐,成了人类颂歌的根本或主调;人们不断听见它,当所有外来的痛苦沉默的时候...
https://mp.weixin.qq.com/s/3e_5jJfj445xfQ4IVTHOAw这段珍贵的历史影像是1979年12月28日,小泽征尔在红塔礼堂指挥中央乐团上演“贝九”《欢乐颂》时的现场录像。, 视频播放量 2290、弹幕量 0、点赞数 41、投硬币枚数 4、收藏人数 45、转发人数 13, 视频作者 江风逐水流, 作
“贝九”的意义,远不仅在于新年间庆祝欢乐,更在于用音乐的力量慰藉、鼓舞听者乃至演奏者的心灵。客观来讲,音乐会绝非完美,音准的问题仍是较为突出的,中间的合作也会有一些节奏与平衡的问题。但对于歌舞剧院来说,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最考校乐团的贝多芬作品来锤炼、提升自我业务能力是值得称赞的。陈一/文...
超越艺术的“贝九” 巩成国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于1822年开始着手创作,完成于1824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1785年,26岁的德国诗人席勒创作了长诗《欢乐颂》。第二年《欢乐颂》就发表在一本很有名的杂志《塔莉娅》上,它那具...
9.贝九在中国 这个是坛友分享的黑胶转录录音,这个录音的最大亮点是最后的“弥撒”部分,是用中文演唱的,用中文演唱,我们就可以说,他就不再是弥撒,而是真正的合唱了。说到合唱,指挥家是个指挥合唱的行家里手,我在网上查,他一生竟然指挥过千场黄河大合唱。其实这张唱片音效奇差,很多地方已经模糊的拎不清声部,放...
托氏力求将作品本身最清晰、高能,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其影响持续一个世纪,“贝九”是绝对化的体现之一。30年代的现场录音根更具激性,录音室版全集中的演出则是指挥家的最后观点。 05. 瓦尔特(Bruno Walter)指挥维也纳爱乐,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合唱团,1955年的现场录音 ...
在刚刚去过的这个夏天,“古典范特西”夏日特调放送了从“贝一”到“贝九”的“贝多芬的交响曲之旅”——指挥大师蒂勒曼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以及指挥家蒂勒曼和德国知名乐评人、作家约阿希姆·凯泽(Joachim Kaiser 1928-2017)的访谈专题片。德国著名乐评家凯泽 针对每部交响曲,蒂勒曼和凯泽...
无意版本比较,只是挑一些自己听过的觉得不错的贝九版本,小范围讨论一些指挥的风格以及演变。 我们知道不同指挥家演绎贝九的听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首先有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多人也常疑惑,不光是针对贝九,所有音乐严格按照原谱还原作曲家的本意不就好了么,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演绎?但如果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