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总台央视记者走进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现场,找寻答案。浙江首次发现史前贝丘遗址 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 井头山遗址位于宁波余姚三七市镇,埋藏深度达5至1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遗址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5月30日上午,浙江...
经专家论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省首个贝丘遗址。图为2020年7月24日,考古人员正在对一件保存较好的编织物进行分析研究。井头山遗址被6米以上的海相沉积覆盖,处于饱水的密封环境中,跟地表空气完全隔开,所以得以保存不少编织物。(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最...
目前,防城港保存较为完整的贝丘遗址主要有两处,一处是位于防城区茅岭镇小陶村梁屋屯附近一个海墩上的龟墩贝丘遗址;另一处为位于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的贝丘遗址,命名为“社山贝丘遗址”。上述两处遗址经有关专家考证属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
3月2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来到昆明晋宁古城村遗址考古现场,只见地上铺满了白色的螺蛳壳,92800平方米的遗址区域内,螺蛳壳最厚处达6.5米。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周然朝说,这个遗址是目前云南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时期湖滨贝丘遗址。 螺蛳壳最厚处有6.5米 还有护坡和壕沟 从昆明出发,沿环湖路一路向...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井头山遗址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也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距今7800~8300年之间)、埋藏最深(海拔-3~-8米)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遗址年代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余年。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6月4日,井头山遗址...
邱家庄贝丘古文化遗址位于邱家庄村北土岗上,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7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2米,土质为黄色,含大量蛤皮。 1979年秋,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烟台地区文管组联合发掘,开探方15个,其中发现柱子洞300个。1995年,中科...
其实,不必费神翻查古籍,大家到邕江沿岸的贝丘遗址走一走、看一看,就会惊觉: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在距今10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以螺蛳等贝类动物为食,饱尝水产美味了。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外景。傍水而生 蕴古藏珍 贝丘遗址,蕴古藏珍,蔚为大观。贝丘遗址是指远古先民捕捞各种水生贝类动物,剔食其...
考古发掘显示,该遗址文化面貌独特,是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首个贝丘遗址,是8000年左右海平面高度的直接证据,为研究中国沿海地区全新世早中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早期人类适应海洋和开发海洋的生业模式,以及探索河姆渡文化的来源、确立先河姆渡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研究...
河宕贝丘遗址位于佛山市澜石河宕乡河南村旧墟,北江支流东平水道从遗址西南流入潭州水道,西边是一片低矮山岗,东南是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该遗址是一个土墩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距今约4000年。 1977年开始,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联合对这里进行了挖掘。发现了大量生活居住遗迹和文化遗物,获得各种石锛、斧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