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貘屏赞 貘①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 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②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 白居易在《貘屏赞》中讲述,他素来有头痛的毛病,听说我能辟邪,于是就请画工将我绘于枕屏上。白居易有了这个貘屏后,头痛...
《山海经》里面提到的貘,在白居易的文章中也出现过,在山西博物馆貘尊里长这样,与现实的貘还是有差异的,“象鼻犀目,牛尾虎足”,也就算了,“食铁与铜,不食他物”是怎么想的?(《貘屏赞》原文)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
通过《貘屏赞》,我们不仅看到了白居易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对自身福祉的关注。总之,白居易的《貘屏赞》不仅是一篇关于他个人经历和生活的记录,更是对自然现象与个人生活之间奇妙联系的探索。通过这一事件,白居易不仅治愈了头痛问题,还激发了对自然界...
貘屏赞..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nbs
《貘屏赞文章赏评》一文,表面看似对《山海经》记载的神奇传说和貘动物形象的描绘,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悲愤。作者从对《山海经》的疑惑,自然引出对貘的奇特形象描述,看似科学小品,实则暗含深意。在后一段中,作者巧妙地将貘要忍饥挨饿的可怜形象,与身处乱世的疾苦百姓相联系,引发读者对...
貘屏赞唐 白居易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邈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
唐代文豪白居易在《貘屏赞》中的记载——“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亚洲貘的生活环境是在南方,东南亚缅甸 泰国!所以北京故宫所藏的清朝时期印文:四彻中绳、只岺一曲,寿山石杜陵坑石对章所刻的古兽钮,类似大象的鼻子长度又不够,包括对耳朵的处理,牙的长度...
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文章的来由如下:白居易本来有头痛的问题,延请画工于屏风上,画了猫熊的图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皮毛保温、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头不再因吹风所苦,所以写了这篇《貘屏赞》以滋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