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思维的第三层含意是“取象比类”,它是指将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与自然界万事万物活动中的现象进行类比。通过这种类比,我们可以从自然之“象”所反映的自然规律中推导出与自然之“象”相似的人体之“象”所反映的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取象比类的方法成为中医学认识事物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方法,是因为...
象思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主导思想,对其最早的描述见于《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将“象思维”作为概念提出者是王树人先生,他认为“象思维”是中国最具有原创性的思维,...
象思维(Xiang thinking)是中华文化的主导思维,是原创性的源泉,原创性的母体,是提出和发现问题的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 以物象为基础,从意象出发类推事物规律,对宇宙、生命做宏观的、整合的、动态的研究,具有普适性、包容性。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属于原创思维,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学发展与进步的灵魂之所在。(一)象思维 象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以意象、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思维方式。从汉字...
象思维也叫取象思维,它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医学,中医学认识和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正是从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开始的,而“立象尽意”“以象测藏”和“取象比类”则是象思维三个方面的内涵。
在仝小林看来,象思维是中医的根本性思维、原创性思维,中医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坚守象思维,培养中医人才也一定要注重象思维培养。 “对中医来说,抽象能力非常重要,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识别‘真相’,抽提出理论。但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象思维是被弱化的。”仝小林说,象思维作为中医认识人体、认识疾病...
一、象思维的思维模式1. 通过物态之象来解释药物的规律之象。历代医家主要以药物的气味厚薄、习性、质地、用药部位、生长环境等特性作为取象比类的依据,从而判断药物的功效和药性。例如,西红花是一种引自西域的中药,其颜色如血,因此可以推测它具有行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行能散;而葡萄由于质地沉重,则具有...
象思维是中医原创理论和技术永不枯竭的源泉,不仅是中医中药的思维方式,也是培养中医人才必不可少的教程,应该成为中医药教育的“第一课”。同时,以象思维行医的纯中医更加适合基层医生,在基层条件下,西医检查设备很难齐备,而西医的诊疗方式难以脱离各种医学检验,中医的望闻问切能够补齐这一短板,让赤脚医生在新...
仝小林认为,象思维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但是从古至今,用象思维形成理论并指导临床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还在不断丰富完善的只有中医药学科。因此,中医是一个仍然活在当代的中国古代科学,是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中华文明载体。研究中医的象思维,能为世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提供一把钥匙。仝小林介绍,中医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