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思维的第三层含意是“取象比类”,它是指将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与自然界万事万物活动中的现象进行类比。通过这种类比,我们可以从自然之“象”所反映的自然规律中推导出与自然之“象”相似的人体之“象”所反映的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取象比类的方法成为中医学认识事物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方法,是因为...
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事理的思维方法。它发展形成于《易经》 ,是易学文化精神在现代思维方式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其本质是一种比附推论的逻辑方法,与整体思维互补并具有模糊性等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象思维也叫取象思维,它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医学,中医学认识和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正是从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开始的,而“立象尽意”“以象测藏”和“取象比类”则是象思维三个方面的内涵。 立...
1中医象思维的哲学内涵 1.1“象”的字义演进 “象”字最初是指动物“大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象,南越大兽”。《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骨之象,案其图而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象者皆谓之象也”。此处的“象”已由对动物的指代引申出更广泛的涵义,其不仅包括了有...
见象而取神,所有的描述,传达的都是神,而象传达神的效率最高,至少对人类来说是这样。两个东西牛马风不及,但是通过象的类比,人能秒懂其身,快过银河二号计算机。这就是象思维。我们的文化,包括医学等诸多学科,都是根植于象思维,用西方那一套逻辑过来理解,是永远也无法理解的。我们是把人当人看待,...
象像合一是象思维的根本。象是本体,像是方法,一体两面。会意法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特征。会意,既是造字法,又是解字法。从接受理解的角度看,会意是象思维最重要的能力。字象往往蕴含多个意义端。比如,日,像太阳,字象跟物象天然蕴涵着一种像似关系;太阳的光、热、圆等特征,就为比喻义的展开提供了基础。...
以声音取象:震为善鸣。等等 三国时吴国的易学大师虞翻从《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象传,彖传中,又归类出了上千种取象之物,不由得令人惊叹古人取象思维之发达,这是易学象思维的构建方法,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一物的多面之象,自然能领会易象的灵活变换和精妙有趣,也能让自己的形象思维得到无限开发。
《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表示取象思维(简称为象思维)。象思维就是一个由“物象”提炼“意象”、再由“意象”反推“物象”的过程。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
意会是汉字造字机制的内核和灵魂,融化在一个个鲜活的汉字里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按照象像合一的方法,识读汉字用的也就是意会之法。会意字最为典型,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要显示出字所指的意义,需得比类合谊,把并排在一起的象会合成类同的意思,几个象会合出意义。象思维(27)字象,专门介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