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象(学名:Callosobruchus chinensis)是鞘翅目豆象科瘤背豆象属昆虫,又称中国豆象、小豆象、豆牛。成虫体色不一,有“淡色型”和“暗色型”之分。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5mm,宽1.3-2mm,卵圆形,深褐色;头密布刻点,额部具一条纵脊,雄虫触角栉齿状,雌虫锯齿状;前胸背板后端宽,两侧向前部倾斜,前端窄...
豆象的幼虫期经历复变态,第1龄时长足,胸板有齿,经过脱皮后,足部分或全部消失,转变为不甚活泼的蠕虫型幼虫。它们活泼且善于飞翔,多以成虫越冬,产卵习性因种而异。豌豆象等在仓内越冬后,次年春天会飞出到大田,在结荚的豌豆上产卵。豆象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们主要侵害豆科植物的种子。尽管中南美地区的某些种...
(1)在豆象的生命周期关键阶段,即始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采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水胺硫磷配制成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57天进行一次,连续防治不少于3次,并确保连片区域同步进行。(2)对于已经脱粒晒干的豆子,可以采用熏蒸法进行防治。将豆子集中在密闭的房间内,使用氯化苦或磷化铝进行熏蒸。氯化苦的用量为...
豆象科(Bruchuidae;bruchid),英文俗称 seed beetles。本科昆虫外观近似小型的象鼻虫,成员并不太多。台湾常见的有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和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等。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湖南、江西、山东、河南、天津、浙江、湖北、广西等地。主要危害豇豆,也危害赤豆、...
豆象科是一个广泛的昆虫科类,它包含了六个主要的亚科:弯足豆象亚科(Rhaebinae),这个亚科下的豆象科物种丰富。 细足豆象亚科(Kytorhininae),其成员通常具有特殊的足部特征。 粗腿豆象亚科(Pachymerinae),以其粗壮的腿型而闻名。 粗颈豆象亚科(Amblycerinae),这个亚科的命名源于它们的颈部结构...
问:如何防治豆象? 答:豆象又名“豆牛”“豆猴”“铁嘴”,属鞘翅目豆象科,在贮粮仓和田间均能繁殖为害,是绿豆、小豆、豌豆等杂豆贮藏期的主要害虫。常将籽粒蛀食一空,丧失发芽能力,甚至不能食用。防治方法有: (1)分别在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水...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四纹豆象属于( )目,豆象科。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鞘翅 反馈 收藏
26.豌豆象属鞘翅目 、豆象科、豆象属,幼虫蛀食豌豆子叶,成虫采食花粉花蜜,其发育过程如下图。根据资料,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0—①②③ ④ (1)豆象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鞘翅目中的种类多。 (× )(2)豌豆象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成虫具有三对足。 (√ )(3)豌豆象的发育...
豆象科昆虫主要对豆科植物的种子造成显著的损害。这类昆虫在中南美地区尤其活跃,如 Caryoborus 属和 Caryobruchus 属的一些物种,它们专门侵害椰子和棕榈的坚果。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多样,多数种类在野外环境中活动,部分在仓库内也能生存并繁殖,尤其是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它们全年都能对豆类作物产生破坏...
豆象科昆虫以其活跃的生活习性和出色的飞翔能力而闻名。这些昆虫通常选择成虫阶段度过冬季。它们的产卵方式各异,具体取决于种类。在野生环境中,豆象科昆虫可能会在寄生的豆类植物上产卵,而在仓库内,如豌豆象,它们会越冬,待春季来临后飞出,选择在正在结荚的豌豆上产卵。豆象科昆虫的寄主特化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