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与合作:开启未来人生之门的两把钥匙,福建教育,2019,13 谷贤林.利己抑或利他:美国基金会教育援助动机及其策略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 谷贤林.终身学习思潮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比较教育研究,2018,12 谷贤林.美国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人民教育,2018,2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9,7) 谷贤林....
2016 - 毕念慈,谷贤林 - 《福建教育》 - 被引量: 2 收藏相关文章 美国基金会如何影响教育发展——以华莱士基金会的学校领导力项目为例 2015 - 谷贤林 - 《比较教育研究》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大学生发展理论 2015 - 谷贤林 - 《比较教育研究》 - 被引量: 10 收藏相关文章 师门研讨会互动网络生成...
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拔尖创新人才并非天赋异禀,他们的成功更多地归功于后天的努力与培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为这些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自由发挥创造力。此外,学业成绩也并非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唯一标准。尽管创造性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
他有门课程不及格,总分也不高,肯定上不了好大学,因而对他不闻不问。 试想如果这样,还能有后来的爱因斯坦吗? 事实上,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成为创新型教师的过程。 作者| 谷贤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 《福建教育》2024年第14期 微信编辑 |...
谷贤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分析;学业不良矫正与创造性人才培养 Email:guxianlin33@yahoo.com.cn 地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背景 1993年9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
姓名:谷贤林 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等 Email:guxianlin33@yahoo.com.cn 地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87年毕业于安徽省内的一所师范学院,后分别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
谷贤林,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高爱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时代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意义凸显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单一学科的纵深研究往往难以匹配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需求。全球性...
谷贤林:学术自由、学术规范和学者自律 一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离不开学者的自律。它要求握有文化资本的学者,对于专业领域以外的问题,不能以一种“真理在握”的权威心态随意评说。这既有违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本义,事实上也侵害了建立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制度的学术基础,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正因为如此,对于...
谷贤林: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现实困境 虽然我国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美式的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但是,我国高校并没有承袭美国大学的学术民主精神。即使在同一个学院内,不同学科的学者也在以学科的成熟度为标准强化自己所在学科的重要性和优势地位,并以此来左右所在学院的学科发展与开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