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谭纶画像及戚继光表功碑位于城关镇东湖。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晚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抵抗倭寇,至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作为抗倭主力。他率领“戚家军”在东南抗倭战争中屡立奇功。谭纶画像碑和戚继光表功碑,在临海市博物馆石刻碑林“小瀛洲...
“谭纶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内外的民族英雄,是宜黄、抚州乃至江西的一张文史名片,打响谭纶这块文化品牌,不仅要加强对文物遗址的保护、恢复与利用,更应该深挖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宜黄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朱淑华表示。 ▲谭纶墓 在宜黄二中,随处可见谭纶文化标语——“于古名将无...
谭纶因为赫赫战功,最高职务担任兵部尚书,可谓权倾天下,但是,谭纶始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认为位居高官,是一种责任,就应该为国家,为百姓鞠躬尽瘁,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清廉作为自己的本色。隆庆元年(1567年)十二月,谭纶在《恭谢天恩疏》写道:“受此高厚之恩,即粉身碎骨,无以为报,自是敢不益励初...
换言之,被问责、被问罪那是胡宗宪们的特权,也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即便是作为裕王的代表,谭纶也没有代表胡宗宪承担责任的资格。往好了说,你是替人家担责,但本质上你是要剥夺人家作为浙江一把手的特权啊。 之所以说谭纶很有意思,因为他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就拿琼瑶大戏还珠格格来说,里面就有至少两个人动不动就犯...
谭纶与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密切配合,终于彻底扫清了浙江倭患。 《大明王朝1566》戚继光形象 假如没有谭纶争取到的三年宝贵时间,而是由戚继光率领新招募的矿工一面训练,一面出战,那么,戚家军的战绩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能远不如今天看到的战报那么好看。 嘉靖四十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攻陷重镇兴化城,福建巡抚游...
谭纶墓,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谭纶墓坐北朝南,由门楼、祭道、石牌坊、神道、墓体五个部分组成;形制布局具有明代高级墓葬的特征,又具有当地的民俗特征,对于研究明史、建筑艺术、民俗学以及地方史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谭纶墓被抚州市...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 嘉靖二十九年(155…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一、南京保卫战:谭纶军事才能的初露锋芒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一路北上,终于攻入南京城下。当时,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徹等官员"闭门不敢出",面对倭寇的猖狂进攻,竟无人敢与之抗衡。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位名叫谭纶的郎中挺身而出,他"值傣卒至,南都震恐,纶募壮士五百人戕却之"。这一战,不仅击退...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上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加右参政,会忧去。以尚书杨博荐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