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的是,在谭正伦的抚养下,彭云与彭炳忠都十分出色,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隔阂,如亲兄弟一般,善待着自己的母亲。只是这份幸福太过短暂,在彭云成家后,想要接母亲来北京一起生活时,在准备启程的前一天,突然发病,未能抢救过来,年仅59岁的谭正伦,就这样离开了两个儿子。葬礼上,彭云跪在灵前痛哭了好久,对他...
谭正伦16岁就嫁给了彭咏梧。那时候彭家穷得叮当响,谭正伦却毫不在意。她不但照顾彭家的老祖母,还四处借钱供丈夫读书。彭咏梧参加革命后,谭正伦带着儿子彭炳忠一路跟随,为丈夫的革命工作提供掩护。可以说,谭正伦是彭咏梧革命事业的坚强后盾。1941年,谭正伦收到丈夫的来信,说他已到重庆工作,希望她带儿子去团聚。谭...
组织上考虑到谭正伦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每个月工资也只有30块钱,便提出让国家负责抚养两个孩子。可谭正伦考虑到国家困难,又遇上了抗美援朝,便坚持要自己负担彭炳忠的生活和学习,只让彭云一个人享受待遇、谭正伦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成材,两个孩子都极为孝顺。然而,谭正伦却没能享受几天天伦之乐便去世了。197...
谭正伦,这个名字与江姐的故事密不可分。他是江姐的丈夫,但也曾是她前妻的伴侣,复杂的关系交织成了他一生的悲喜。作为江姐儿子的养父,他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抚养成人,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与牺牲,却从未缺席过亲情的责任。最终,谭正伦在59岁时因高血压离世,短短的一生,充满了无数不为人知的情感与故事。背后...
本来,在重庆展开地下工作的彭咏梧是要将谭正伦与儿子彭炳忠接到身边的,一来一家人可以团聚,二来,妻儿也可以掩护他的身份。可惜的是,谭正伦接到彭咏梧的信时,他们的儿子彭炳忠正在出麻疹,无法动身,而且谭正伦在家里开的纺织作坊刚刚开业,于是,便给彭咏梧回信,希望过段时间再去重庆。再后来,白色恐怖愈发严重,...
对谭正伦来说,彭云也是丈夫的血脉,也是自己儿子的弟弟,所以她在接到求助信后就动身离开家乡,前往重庆。1948年2月,江姐把彭云交给谭正伦,此后谭正伦便带着彭云到处躲藏,躲过了国民党的特务。1949年,重庆解放后,谭正伦便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到了重庆,准备寻找丈夫与江姐,此时的谭正伦还不知道两人都已经牺牲。当时...
有人称谭正伦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英雄。没有辉煌的革命事迹,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她面对婚姻的破裂,选择理解;面对烈士的遗孤,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抚养的重担。这样的胸怀与无私,令人心生敬畏。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觉得她过于傻,也许换个人早就与彭咏梧撕破脸。为何要替别人养孩子?为何要将自己的...
在那段时间里,江竹筠给谭正伦寄去了一封信,向对方表达了内心的谢意,这也是她们之间仅有的一次书信往来。为了不让谭正伦感到难过,江竹筠在信中避而不谈彭咏梧已经离世的事实。可惜的是,江竹筠最终还是落入了敌人的手中。1948年6月,因为有人背叛,她在重庆北边被抓,关进了渣滓洞监狱,在那里受尽了各种严刑拷打。...
谭正伦后来才知道彭咏梧和江姐成为了夫妻。自 1941 年收到丈夫的一封信后,就没了踪影。她觉得是自己没去重庆跟丈夫团聚,把丈夫惹生气了,实际上是党组织想让彭咏梧和江竹筠看起来更像夫妻,也是为了保护谭正伦和孩子的安全,才断了联系。六年了,一直没等到丈夫的信儿,想去重庆找,可自己没咋出过远门,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