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佐的修身名言之所以能够被后人广为传颂并奉为“座右铭”,还得益于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学术贡献。他创立的“格物穷理”论,上承二程思想,下启朱熹“穷理”学说,又开陆九渊“心即理也”的先河。他对《论语》的阐释和解读,也独具匠心、深入浅出。谢良佐认为,自秦、汉以来,开门教授《论语》者不过是分章...
宋陈均撰《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十六记载:“丙申赐刘逵(徐处仁、谢良佐、白时中、郑居中、薛昂、丘常、孙渐、刘洵仁、王衮、侯蒙、刘正夫、宋鼎)等五百七十五人并释褐。武举进士并赐袍笏银带。逵,隋州人(是年状元本焦蹈,蹈卒)。”谢良佐是在太学参加科举考试的,当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
谢良佐 谢良佐(1931年11月-1952年12月10日),男,洪雅县桃源公社武陵大队人,1951年1月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535团8连战士,1952年12月10日牺牲,志愿军535团政治处1953年2月11日批准为烈士。人物经历 1951年1月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535团8连战士。牺牲情况 1952年12月10日牺牲。
谢良佐(公元1050年-1103年)字显道,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及弟,北宋官员、学者。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湖湘学派的鼻祖、心学的奠基人,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桥梁作用。著有《论语说》,其...
1.在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压力和诱惑。只有坚守自己的本心和原则,才能不迷失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 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 谢良佐的学说以仁、天理为主体,讲究修身养性,且掺杂禅学思想。
> 谢良佐 北宋寿春上蔡(今属河南)人,字显道,世称上蔡先生。师事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元丰进士。历仕州县。徽宗建中靖国初,官京师,因召对忤旨,贬监西京竹木场,又因坐口语系诏狱,废为民。作《论语说》,以禅学解《论语》,谓只有扫除人欲,使“本真”之心恢复原貌,方可体圣人之...
谢良佐经过他前两次的失败,他对以后。对自己要求。更加是非常的严厉,并且他从自己身上都是严于利己,他能够让自己能够去认真的去谨慎做好每一件事儿,甚至是学习中的他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来记录他这一天所发生的各种事情,而对待他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他也经常的去让自己去反思周连日常所说的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动作...
谢良佐生于北宋上蔡,早年师从程颢、程颐两位理学大家,号称“程门四先生”之一,人称上蔡先生。谢良佐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发展程朱理学。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中充当着桥梁作用。为什么谢良佐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够吃得别人吃不了的苦,还有就是他对待学问非常的虔诚谦虚。29...
谢良佐,北宋学者,东晋名相谢安的后裔。因为居住河南上蔡,所以人称上蔡先生。 谢良佐于北宋元丰元年,拜著名学者、教育家程颐为师。北宋元丰八年,谢良佐进士及第,中进士后,曾任河南渑池、湖北应城知县。后因大胆建言,得罪了宋徽宗,被削职下狱。恢复自由后,谢良佐潜心于钻研学问,培养学生,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