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法的家风故事 谢有法像谢有法(1917-1995)兴国县长冈乡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第6师第16团2连文书,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志愿军第9兵团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这支部队是旧军队,其中一些高级军官尽管在我党的影响下有弃暗投明之意,但由于对局势认识不清,对蒋介石仍抱幻想,对我党我军政策存有疑虑,还有一些军官因受“国民党正统”观念的熏陶,一时难以站到人民一边来,蒋介石在这支部队中还安插有少数特务分子,监视并正面控制该部。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冯治安部既有起义...
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谢有法在面对皮肤病等困难时仍然坚守在革命道路上。他的决心和坚持不仅激发了他对敌人的仇恨,也表现出他对战友的深厚情感。即使在伤病交加的情况下,他用石灰桶写红军革命主张,鼓舞了士气。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让人肃然起敬。最重要的是,谢有法在红军中的持续成长和奉献,...
时任27军政委的谢有法亲赴前线调研,在提交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部队人员损失情况十分严峻。以第七十九师为例,从三日到七日期间,该师战斗伤亡人数为2297人,同时因冻伤后送治疗的士兵达2157人。"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在短短四天作战中,该师因战斗和严寒造成的减员数量基本持平。12月11日,宋时轮在《第九兵团对...
这两个观点都不能算错,只是角度不同。那么,作为参战者,直接在宋时轮指挥下的第九兵团指战员,又是如何看待宋司令的呢?开国将军谢有法在回忆录里就记载下比较尴尬的场面。一、第九兵团入朝前后 1950年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首批入朝的志愿军虽拿下开门红,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实现大量歼敌。没被打痛的...
谢有法的故事源自江西兴国,他在1930年,年仅13岁,就主动参加了土地革命,成为儿童团团长。这个年轻的少年之所以被特批入伍,是因为他在小学读了三年,有一些文化,而部队正需要这样有文化的小鬼。于是,谢有法踏上了他不可思议的征程。在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组建了兴国模范师,谢有法报名参军,尽管当时他...
而这一情况原本是有机会避免的,谢有法将军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宋时轮在过江之前曾经打电话给高岗,提出部队推迟两天过江。并要求直接给毛主席通话,提出这个建议,并估计毛主席很有可能会同意。但遭到了高岗的拒绝,他没有同意宋时轮直接和毛主席通话。结果9兵团在东北地区没有换装就直接开过了鸭绿江。事后看来,...
在兴国模范师并入红三军团第六师后,谢有法的脚在一次打沙县的行动中受伤,虽然住在医院里,但他仍然坚持带伤参加了长征。1935年1月,谢有法被分配到干部休养连当文书。当时,他个子很小,整天背着一支小马枪,主要工作是打前站、号房子,每天早早起来,为眼军委设营队出发,行军方便,可以插队,一路写标语。...
谢有法,1917年4月出生在江西赣州兴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优秀党员,也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中国工农红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他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和奋斗。1932年1月,谢有法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曾在红三军团任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