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厦门大学物理学系承办第五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谢希德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关于过渡金属硅化物及其和硅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的特邀报告,并在会议期间应邀在南光三物理馆为当时的毕业班学生做了一场题为“八十年代的凝聚态物理”的学术报告...
谢希德校长与美国总统里根1985年复旦大学80周年校庆前夕,里根总统发来贺信,说:“我将永远怀念复旦师生的聪明才智、活力和献身精神,这是任何学府得到伟大成功的必要品质。我相信,美中两国能从科学和教育交流中得益,复旦师生将在美中两国的交流中发挥重...
两度春秋,谢希德主持的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第一代半导体专门人才。半导体的种子从未名湖畔撒向大江南北,从实验室撒向工厂车间,很快,近代物理学的这项最新成果奇迹般地在我国广泛普及,谢希德向祖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谢希德一直在思索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不锈钢不会生锈?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
谢希德,福建泉州人,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学霸的爱国情 1921年3月19日,谢希德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谢玉铭在美国留学时,因精确测定了氢原子光谱的结构,曾被杨振宁誉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人”。幼时的谢希德...
谢希德 谢希德,男,汉族,1983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党委书记。人物履历 曾任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党委书记。工作分工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抓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意识形态,联系人大、武装工作。
谢希德成为燕京附属小学 年年霸榜的“学霸” 直到1932年 转学生曹天钦“半路杀出” 谢希德才第一次失去年级第一 谢希德与曹天钦互为竞争对手 被对方的才气折服 他们一起探讨难题 畅谈救国抱负 这时的谢希德还不知道 这个长她1岁的大哥哥 竟会成为在日后陪伴她一生的人 谢希德(中)在贝满女中 ...
她就是“中国半导体之母”,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 年轻的谢希德 “中国需要科学”这是谢希德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对她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像种子一般埋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所以,纵观谢希德的一生,她总是不断努力让自己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 在国际上,半导体学科是从1948年...
2021年3月19日是知名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谢希德先生百岁诞辰。谢希德(1921-2000)是新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奠基人,被誉为“半导体之母”,也是新中国高校第一位女校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复旦大学校长。3月18日,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复旦大学联合推出“挚爱·至德——谢希德百年诞辰纪念展...
属于“谢希德”这三个字的壮丽史诗。 她考上了复旦大学, 拿到了美国史密斯学院硕士学位, 迈进了麻省理工苦学半导体, 她的才干,她的能力, 不亚于同龄人中任何佼佼者, 美国已经有知名高校, 为她留下可以作为的一方天地。 可就在此时, 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她平静的心里掀起万丈波澜: 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