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沿着运河北上,在谈迁60岁生日的前一天抵达北京。 此时的谈迁显然接受了清廷的统治,并自称为“江左幸存者”,甚至在序言中签下了顺治时代的名字。 这段时间写的诗的最后两句可以充分表达他的心情,“断片如行书数白发”。 其实,谈迁写的不仅仅是“几行书”,而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 后来,谈迁离开北京,带着...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
在写《谈迁传》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明代史学家谈迁的先祖是在河南开封的。谈迁的先祖迪功郎谈肇因避靖康之乱,于南宋初年率全家南迁,至临安的盐桥(今杭州市上城区界内)定居下来。后因避元兵,又迁居海宁盐官。谈迁家族的迁移不是偶然的。当时南迁成为潮流,“威盛、隆德、汾、晋、泽、绛民皆渡河南奔,州...
谈迁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历史学家,从29岁开始撰写明代的编年史《国榷》,历时27年,这部108卷500万字的巨著终于大功告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谈迁家中被盗,他的书稿也被偷走了!谈迁遭此打击,肝胆欲裂。然而,他没有气馁,而是从头做起。过了9年,他又写成了这部传世巨著。 (1 )谈迁遭遇的挫折是什么?属于...
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宗祥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校勘家。他们生活年代相差近300年,一部历史巨著——《国榷》让他俩连结在一起。 《国榷》是谈迁穷其一生编著的明史著作。他虽只是一个乡村秀才,但有他的爱国心,他以国家为视野,以修明史为...
谈迁萌生了自己写一部明史的念头,由他将这些不实的地方加以修正,不详尽的内容补充完整。谈迁的想法有些天方夜谭,修史是极其浩大的工程,不但要花费大量时间,更难的是各种资料的收集。当年司马迁20岁便在全国各地搜集史料,38岁时成为太史,掌管了皇家藏书馆,所有的史料、古籍可尽情查阅。即便这样,直到47岁,他...
谈迁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他的一生只专注于学史写史,《国榷》这本史学臣著就是他的毕生杰作。这当中有过多次的重大机遇与波折,谈迁的坚守初心让人无比的钦佩,世所罕见。 谈迁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人家,生活上只能说恰够解决温饱,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可是谈迁志向远大,他立志要著写一部有关明朝内容详尽的史学大...
当代“谈迁”的另一面① 田闻一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清之际著名史学家谈迁,曾以20多年时间,完成卷帙浩繁的编年体明史《国榷》。不料大功刚告成,一天夜里,他的全部手稿被小偷窃去。55岁的谈迁遭遇了这场横祸,伤心而不恢心,重新撰写编辑《国榷》;再奋斗10年,终于完成彪炳日月的108卷的《国榷》。比较起来...
这五年的抄写生涯,为谈迁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素材,也为他日后著作《国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迁在阅读史料的时候,可谓是废寝忘食。他父亲去世前,他还在嘉兴查阅史料,以至于,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份遗憾,也成为了谈迁心中永远的痛。 作为一个眼中只有史学的人,谈迁行事十分独特。 古代的读书人,素来视步入仕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