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月色擅长工诗,善书画、篆刻,被称之为“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出生在亥时,因为“亥时”与“害死”谐音,这在人们看来是厄运的前兆,最终会成为克死身边人的元凶,所以年仅4岁的谈月色被封建思想严重的父母送入了广州的檀度庵,交给...
1933年,谈月色的篆刻技艺已崭露头角,以古玺、汉印、隶书、佛像形印、圆朱文见长,尤以瘦金书入印为创举,以朱文、汉镜文印独步天下。 1936年,蔡守与黄宾虹在南京同任中央博物院金石书画鉴定研究员,谈月色又得到大师黄宾虹的更多指导。同时,黄宾虹晚年作品上使用的印章,...
一本留存至今的《艺彀》杂志上,钤有“谈月色”之印,是夫妇二人于一九三二年共同编辑出版的,与当时北平《艺林》、上海《艺观》和汉口《艺甄》“互通声气”,刊名的含意有“天下艺人尽入彀中”之意,封面为谈月色所绘梅花,封底有“蔡夫人谈月色画梅约”,亦即润格,由蔡元培、于右任、孙科等名人代订,蔡元培手书影印。
谈月色(1891年11月19日-1976年8月5日),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广东顺德龙涌村人。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擅长书画篆刻,有“现代第一女印人”之称。 【书画印才女】 谈月色自幼聪慧,7岁时便能吟诗作对。13岁时,她出家为尼,法号古溶。在檀度庵,她潜心研修佛法,并开始学习书画篆刻。她天资聪颖,加上刻苦努力,...
古溶不顾世俗眼光,她只相信她与蔡守之间的感情,于1922年与蔡守结婚。后来,蔡守特意取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诗句,将古溶改名为“月色”。那一年谈月色31岁,蔡守43岁。 夫妇同开画展,轰动一时 篆刻作品 《月色冷苍松》 婚后,谈月色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与蔡守一起进行金石考古工作,广州的大街小巷、村边郊野都留下了...
谈月色,是如何挣脱世俗偏见,成长为“近代第一女印人”的呢?一.因家人世俗偏见,从小被送尼姑庵 谈月色(1891 ~1976),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是广东顺德龙潭乡人。她的父亲谈伯开在广州经营建筑,由于谈月色出生于亥时,算命的说:“亥时”与“害死”谐音,在这个时辰出生的女儿家命硬,在家会克父母,将来...
谈月色书法真不得了!瘦金体更个性,隶书稳如泰山,画作清新脱俗 题记:民国十大美女之一,十大才女之一, 都少不了谈月色,这绝对是一位传奇人物,弱冠出家,后遇才子还俗,喜结良缘,而她在书画上的表现,更加了不得,尤其是她的书法,不仅有传统魅力,而且个性更强。提到谈月色的书法,就不得不说她的“瘦金体...
谈月色所刻“毛泽东印”印章赏析 这枚由谈月色精心为毛主席刻制的印章,别具一格。其结体完全遵循瘦金体风格,刚柔并济,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味。谈氏虽为女性,但治印时却展现出惊人的力量与技艺,刀法果断,点画稳准狠辣。笔画虽瘦却肉丰骨健,转折之处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痕迹清晰可见,真可谓刀笔并用,达到了“...
谈月色作者简介 谈月色(一八九一——一九七六),广东顺德北滘龙涌人。原名郯,字古溶,又字溶溶,常署名"月色溶溶"。因排行第十,人称谈十娘。晚号珠江老人。有“现代第一女印人”之称。 少时在广州檀度庵出家为尼,擅诵经,娴书画。所写经文,娟秀清丽,被名士蔡守(哲夫)讶为才女。民初,广州市政当局一度取缔尼姑庵...
民国才女谈月色:梨花院落下的爱情故事 谈月色(1891—1976),这位民国时期的传奇女子,不仅擅长诗词,还能书善画,尤其精于篆刻。她的画梅作品享誉海内外。谈月色原名古溶,又称溶溶,后因晏殊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而取字月色,晚年自号珠江老人。她的斋号有梨花院落、茶四妙亭、旧时月色楼、汉玉鸳鸯池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