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再次对该地区进行调查工作,万山遗址作为大安市辽金时期一个重要遗址点被收录进《大安县文物志》,通过地表采集遗存类型,将遗址的性质认定为辽代居住址。 2024年吉林大学考古队联合大安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实地地表调查工作,...
近日,海南省博物馆启动了昌江史前洞穴遗址调查,旨在通过科学的考古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和揭示昌化江流域史前人类的生活痕迹和文化遗存。调查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彭菲接受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海南日报:为什么要开展昌江史前洞穴遗址调查?彭菲:海南是中国考古地图上非常重要...
通过调查可知,东遗址群以红山咀子遗址为代表,石器种类丰富,陶器火候普遍低,胎质粗糙,器表均素面;西遗址群以黄家洼子遗址为代表,陶器类型丰富,火候不同,胎质各异,有的饰有戳压纹。 东辽河上游(含孤山河流域)青铜时代遗址曾被划入西团山文化[2],我...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古老的文明已经湮灭,但它们的痕迹仍然留存在遗址之中。遗址调查是对这些痕迹进行系统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对某一具体遗址进行的调查结果,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该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以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遗址...
2022年至2023年,为配合“晋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课题实施,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在夏县辕村遗址及周边区域开展了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仰韶时期灰坑 经拉网式调查,辕村遗址范围内共发现各时期遗迹点83处,遗物采集点234处。其中,灰坑45座、文化层34处、墓葬2座、灰沟1条、陶窑1座...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成的深海考古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海域进行第一阶段调查。该科考船载有“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新华社记者随船跟访,直击调查一线。“探索一号”科考船...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前曾组织调查勘探小组,对锁阳城古遗址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勘探、采集标本和部分清理工作等,基本摸清了锁阳城内外长期困扰人们研究思维的一些疑难问题。锁阳城始建于唐代,废于西夏,是目前保护最好,城内布局也最完整的一处西夏时期的城市遗迹。“从城内残留遗迹分析,其废弃时间当定格于...
一、古采矿洞遗址调查 本次共调查了3处古采矿洞遗址,各个遗址都经过了后期的开采利用,古采矿洞口现在都已被封堵住。其中宜章矿区北缘的菩萨窿矿洞(地面属北湖区仰天湖乡)最具代表性,现以该采矿洞遗址举例说明。 矿洞位于矿区海拔较高处,接近山顶位置,现洞口已被水泥封砌,洞口高2.1、宽1.8米(图三)。洞口右侧3...
山西黎城古文化遗址调查报告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工作站 为了配合《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的编写,1996年,我站协同考古所在晋东南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所获甚丰。1997年秋收以后,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对黎城县新石器、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了复查,确定了遗物较为丰富的遗址8处。这些遗址主要...
巢湖市柘皋镇古文化遗址调查简介 柘皋是安徽省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位于巢湖市西北部,距巢城24公里,地处北纬31°42'~53',东经117°41'~50'。东与夏阁为邻,西与肥东以浮槎山脊分水岭为界,南与烔炀接壤,北与黄山区毗连,总面积255.14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绕,构成岗垅起伏的丘陵地带。柘皋河横贯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