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位诗人也感怀春天,写了一首名篇,下面介绍朱熹的一首七言古诗,手法特别,耐人寻味。 春日偶作 宋代:朱熹 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
“谁识卧龙客”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都行》。“谁识卧龙客”全诗 《南都行》唐代 李白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走马...
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与白明府游江●孟浩然【背景】这首诗约作于诗人晚年。诗歌首先交待故人白明府远道而来,然后记述与友人同舟游江的情形,结尾借用典故抒写自已怀才不遇的境况。诗人闲居乡园,偶有故人相访,其喜悦之情自不待言。但相逢终归还要分别,诗中又不兔...
谁识【作者】方回 【朝代】宋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时。身老春游倦,心恬夜梦知。百杯圣俞酒,万首放翁诗。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热门推荐木兰诗 / 木兰辞 佚名(南北朝)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七子之歌·香港 闻一多(现代) 绿 艾青(现代) 将进酒·君不见 李白(唐) ...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的意思就是:浮云的心意,就是优哉游哉地潇洒于天地之间,借物喻人。出自《送道虔上人游方》,作者灵澈。全诗为: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道虔上人要云游四方了,灵澈就为送别他做了首诗。通篇不...
“谁识寰中达者人”出自唐代吕岩的《七言》。“谁识寰中达者人”全诗《七言》唐代 吕岩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光明暗寄希夷...
这里的“适从”是一个古代文言文的用法,表示“合适的时机”或“适当地从事”。这一句既表现了诸葛亮的高洁和超脱,又暗示了他的雄心和志向,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转述了刘备三次到南阳寻访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称赞了刘备的明主之德,他能够不惜千里迢迢,三次拜访诸葛亮,体现了...
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能够认清虚伪、表面之下的真相,并有能力施展神秘的力量。其中,“蛟龙”是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被认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力量;“污泥”则指的是常人看不起的东西,但其实蕴含着宝贵的财富。“施云布雨”则是一种神秘的能力,常被认为是有道士或仙人所掌握的技能。因此,这一成语的...
谁识相思几缕上眉间,红花绿树青山明月边。秋雨凄风满地愁,识得此中忧,红花绿树青山伴水流。阴中小径幽,环抱水长流,谁人识得风光不用愁。留眼底,绕心头,闲愁一缕人间几度秋。不识人间几度秋,清风明月惹闲愁,红花绿树青山夜色幽。总是愁,何处识归舟,春风绿树江南岸,夜雨青山渭北楼。红花景色幽,青山...
谁识当年百万兵,汉家宫阙尽倾城,胡笳十八音犹在,天子呼来不敢声。汉家宫阙几多时,不识东风第一枝,胡马南来天子是男儿。不解为家国,天子何曾英雄无限恨,至今犹唱汉时谣。旧将军,万里胡尘暗塞云,不知何处去,燕山空识故人坟。此中意,宫阙今犹存,胡尘满眼不知处,但见天子临轩辕。汉家将相古来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