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伤寒:一阳被伤是伤寒(病理卦象兑上缺),卫阳被寒所侵先伤上一阳爻,如果正气充足(也就是其它二爻本身不病),这时寒郁化热出现发热,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所以头项强痛,身痛腰痛,寒闭玄府毛窍,所以无汗,肺与皮毛相表里,玄府堵塞,所以喘促,邪在表未入里所以脉浮紧。发散风寒可用麻黄汤类。2...
将温病与伤寒混淆,往往会造成对温病的误治,譬如用麻黄、桂枝治疗温病发生错误的医案还是很多的。温病是温热伤阴之病,用麻黄、桂枝这些辛温之药不但治不了温邪,还会助热伤阴,后患无穷。
原文是这样的:“一曰,伤寒中风温病诸名,以恶寒恶风恶热命之,此论其证,非论其因,是仲景所守也。”是在说什么呢,仲景所说的中风、伤寒、温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定的病证名,就是论其证,这在《伤寒论》我们看原文就知道了。 什么叫伤寒,《伤寒论》第3条: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简介:真正的道理总是相通的。 《伤寒论》的阅读会引导你读更多中医经典,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想要把中医搞得稍微清楚一点,可能学习就是这样,你明明只是想要了解一点点,结果发现装进了一个无底洞,至于走到哪,…
《伤寒论》是两千年来中医汤液学的基础。目前解读《伤寒论》一般都采取漫谈或者概述的方式来解读。《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一书用严谨专业的态度,本着完全尊重原著的立场,逐条逐句解读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汉代经学*的成就是以经解经,完全用经书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解。本书也继承这一传统,在解读...
十二日愈:这时候可以不用针药,因为大邪已解,只是正气未复,需要等待时间便能痊愈。 ▍后溪读伤寒 《伤寒》中常常有类似“风家”的词语,例如“酒家”、“喘家”、“血家”等,一开始会让人很费解,其实这类词是使用了相类似的...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枝与桂欲攻其表,此误也”;伤寒脉浮,首先要考虑太阳病,而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是因邪热伤人津液所致的一个痉证,用括蒌桂枝汤加减治疗即可;用桂枝汤治疗,虽然不太对证,但也不致于“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这明显是将桂枝汤当...
今天,小师妹分享的是著名经方家胡希恕老先生对《伤寒论》第40条的解读,解读内容通俗易懂,供大家一同学习。 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解读《伤寒论》的六经不能和脏腑唯一对应的根本缘由 从四象到五行,肝心肺肾四脏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异用,从五行到六节,五脏的功能气化分布更加分散和异用,并且《伤寒论》六经欲解时中多个时位上多有叠加,即具体时位不能和阴阳气一一精确对应,这也是为什么《伤寒论》六经不能和脏腑一一唯一对应的根本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