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读研岁月,因为有了赵老师的指导,变得格外精彩。他不仅是我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明灯。他教会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勇敢、有担当的人。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也让我懂得了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yet又不失去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如今...
好景不长。在我读研三的时候,王老师的儿子儿媳邀请他们老两口去北京带孙子。那天,看着王老师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伤感。他轻轻摸着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眼里闪烁着泪光。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个地方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王老师离开后,我全面接手了实...
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跨学科的学术讨论会。赵老师不仅在化工领域侃侃而谈,在工程数学、神经网络等领域也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他告诉我们:"学科之间没有真正的界限,关键是要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让我对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回首那段读研岁月,我深深感激赵老师的指导。他教会了我不...
感谢那段读研岁月,感谢赵老师。他的与众不同,塑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有了赵老师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我相信我们都能从容应对。现在,每当我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总会问自己:"如果是赵老师,他会怎么看这个问题?"这个习惯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赵老师...
最近三个月,我很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因为每天都在各种琐碎的事情中度过。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贴彩色瓷砖——毕业论文开题、看书、学雅思、健身、养生、兼职……这些事情像砌砖一样重复、零散、建构、疑问、疲惫、习惯。八月初,我开始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写了两个月的开题报告,因为研究内容在国内很少有文献,大量文献都来自...
刚读研时,课业繁重,小论文接连不断。那时我还未能适应这种生活,常常失眠、焦虑,感到非常难受。再加上远离家乡和朋友,孤独感时常袭来。最孤独的时刻莫过于从另一个校区的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那个图书馆冬天会开暖气,身边只有路灯拉长的影子相伴。有时下点雨,更是湿冷难耐。有月亮的夜晚,我会戴着耳机听歌,望着...
研究生生涯转眼即逝,但赵老师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他教会了我,学问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待人处事的智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世界观。回首往事,我不禁感慨:读研岁月,书本之外,老师的言传身教,何尝不是最宝贵的财富?赵老师,您的...
杨海明,1942年生,苏州人,1960—1964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1981年进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家唐圭璋先生攻读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教授,曾任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词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出版专著《唐宋词风格论》《唐宋词史》《唐宋词美学》《唐宋词与人生...
读研岁月16:赵老师的思维逻辑和常人不一样,让我删帖但还护着我 南京工业大学,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它的前身——南京化工学院,在我读研那会儿可是响当当的化工重镇。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经历了几番变迁,最终在1958年独立成为南京化工学院。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