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画图》而言,该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一是陈师曾以画者和观者的双重视角进行创作,与此前中国文人画创作理念有很大不同,即便在今天的美术环境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二是该作品所刻画的公开展览形式在当时是比较新鲜的事物;三是该作品是当时社会一隅的现实写照,突破了晚清人物画多以高士、佛道人物...
《读画图》陈师曾纸本设色 陈师曾的绘画才能颇为全面,他擅长山水,花卉,有时也画人物,不仅能画佛像、布袋和尚、罗汉等,而且对时装人物,笔法亦相当纯熟。《读画图》就是一例。此图为一大立轴,真实地记录了以绘画展览会赈灾义捐的场面。画分二部分,前面的长桌上,展着长卷和册页,围观者以老人为多,有中国人,也有...
这是傅抱石1953年11月26日题赠老舍(1899—1966)1944年所作《桐阴读画图》的跋文。画面中,高树下一椽老屋,两位高士手展画作,三人围观欣赏,浓阴下两高士倾心交谈,两书童携琴陪侍,高古风雅。在傅抱石看来,《桐阴读画图》成了自己与老舍建立与维系友情的一个重要媒介。傅抱石 《桐阴读画图》纸本设色 立轴...
《读画图》 《读画图》 陈师曾纸本设色 陈师曾的绘画才能颇为全面,他擅长山水,花卉,有时也画人物,不仅能画佛像、布袋和尚、罗汉等,而且对时装人物,笔法亦相当纯熟。《读画图》就是一例。此图为一大立轴,真实地记录了 《读画图》陈师曾纸本设色 陈师曾的绘画才能颇为全面,他擅长山水,花卉,有时也画人物,不仅...
陈师曾-《读画图》陈师曾出生于1876年,算是19世纪的70后,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是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他是1923年在南京去世的,那年9月,他的继母俞淑人在南京生病,他过去照顾,本来他就比较体弱,照顾病人再加上送葬的时候淋了雨,竟然就这么病故了,才47岁,英年早逝。人...
,《吴观岱绘晴窗读画图》是现代画家吴观岱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款识:晴窗读画图。辛酉(1921年)重九节为景炎先生作并希方家鉴教。梁溪吴观岱。简介 钤印:吴观岱 引首:晴窗读画图。景炎仁史属。冯煦。铃印:臣冯煦印、丙戌廷试第三 题跋:1、萧退庵:十丈红尘正闭关,惯将逸兴破天悭。丹青忽幻神仙窟,海...
《读画图》 近现代|陈师曾自题中的“丁巳”为民国六年(1917年)。此图的创作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917年,国内发生水灾,北京一批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大行义举,在中央公园即现在的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展览,筹款赈灾。展览汇集作品六七百件,规模相当可观。自题中提及的三人都是当时北京文艺界的领袖级人物。 《读画图》...
在民国六年,即1917年,一幅名为《读画图》的轴画卷诞生,其创作灵感源于一场真实的慈善活动。当时,北京的叶玉甫、金巩北与陈仲恕三位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人物,共同策划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展览,目的是为遭受水灾的京畿地区筹款。他们在中央公园(现北京中山公园)展出了总计六七百件的艺术珍品,连续七天,...
1.蕉窗读画图。光绪乙酉秋日写于枕淞阁,华亭胡公寿并识。2.蕉窗读画图。曩游苕水,见石田翁蕉窗读画图长卷一帧,笔致苍劲,墨沈淋漓,往来于怀者三十年于兹矣。光绪乙酉秋雨乍凉,篝灯写此以寄意。横云山民又记于沪城寄鹤轩中。引首:蕉窗读画图。景修。签条:胡公寿蕉窗读画图。存恕斋主题。? 钤印: 公寿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