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节庆意义】“Noruz Mubarek”是诺鲁孜节常用的维吾尔语祝福语,意为“光明与繁荣”。在塔吉克族,这个节日被称为“肖贡巴哈尔节”,意为“迎接新春”。在哈萨克语中,“诺”象征着“新”,“鲁孜”则指代“岁首”,合起来,诺鲁孜节便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寄托着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烈期盼。诺鲁孜节...
中国的春节以农历为准,对应公历则差不多是在每年的1-2月期间,而诺鲁孜节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左右开始,其持续时间也在两周左右。 除时间不同外,诺鲁孜节的习俗与中国春节也是全然不同的。在阿塞拜疆,人们会在诺鲁孜节到来前的一段时间里,于家中种上麦苗,等待种子发芽后在叶子上系上红丝带,并放置于餐桌...
诺鲁孜节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文周期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体现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崇拜和庆祝。 图1 春分的天文特征 诺鲁孜节的节日习俗 诺鲁孜节作为很多国家和我国新疆的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兹别克等民族的传统新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例如打诺鲁孜节鼓,在节日的...
3月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演员在庆祝诺鲁孜节文化演出上表演。新华社发(扎法尔摄)3月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演员在庆祝诺鲁孜节文化演出上表演。新华社发(扎法尔摄)3月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演员在庆祝诺鲁孜节文化演出上表演。新华社发(扎法尔摄)3月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
诺鲁孜节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一部分,这是由琐罗亚斯特(或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波斯宗教,其宗教教义的集合被称为阿维斯塔,构成了琐罗亚斯德教的基础。该宗教早于公元前一千年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诺鲁孜节本身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目前的估计显示它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当时的波斯帝国已经超越了现代伊朗的边界。几...
关于3*21诺鲁孜节..这一古老的传统新年恰逢春季到来,从西亚、中亚和南亚到高加索、巴尔干和其他地区,各地人民将以丰富多彩的习俗、仪式和庆典,迎新春、庆佳节。诺鲁孜节已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
诺鲁孜节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新疆,凡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达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 维吾尔族在信奉伊斯兰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
【1.1 诺鲁孜节的设立与文化背景】3月21日,随着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北半球迎来春分,南半球则步入秋分。这一天不仅意味着季节的转换,还承载着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国际诺鲁孜节。“在联合国第64届联大的审议与通过下,国际诺鲁孜日决议草案得以诞生,并在2009年,诺鲁孜节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诺鲁孜节,也译纳吾肉孜节,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举行,延续时间从3天到15天不等。一、节日起源与意义 起源:诺鲁孜节起源于古代波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中亚地区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该节日与伊朗历的新年和春季的到来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