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米莆对唐代书法家的评判已经够挑别了,可他对褚遂良却推崇备至,"褚述良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而别有一种骄色".从他们的评价中,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那就是褚遂良的书法自有其独特的特色,那是一种书法的境界,画形容易,画神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褚遂良的性格与命运让他刻意地在追求这一点,但至少...
在潭州的日子里,褚遂良并没有消沉,而是继续潜心研究书法,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可见,褚遂良的内心是坚韧不拔的,他用书法记录下了自己的人生起伏。历史的尾声:褚遂良的遗产与影响褚遂良于658年逝世,虽然他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过多的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在书法和政治上的成就,依然值得后人铭记。他的书...
第二个污点是诸遂良抑买土地的事。李治当皇帝的时候,有人举报诸遂良用很低的价格强行买地,因为当时诸遂良和长孙无忌是顾命大臣,朝廷许多官员都是他们一伙的,所以那些官员想包庇诸遂良,对于他违法犯罪之事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后来这件事被扯出来了,诸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诸遂良身为顾命大臣,是朝廷的高...
按照当时的律法,这种抑买土地的行为,重则要处以绞刑,轻的也要贬到荒凉的地方服劳役。李治在朝堂上本想狠狠地惩罚一下诸遂良,可是这时,一些大臣的求情,却让李治无法拒绝,最终是听取了长孙无忌的意见,把诸遂良贬到同州刺史,张睿册也贬为循州刺史。那么,这些大臣们是以什么理由说服李治的呢?第一位大臣求...
褚遂良的书法以“遒媚”为核心特征,既具刚健骨力,又含灵动韵律,形成刚柔并济的独特风貌。其作品通过精妙的笔法变化与疏朗结构布局,展现出骨力洞达与妍美飘逸的完美统一,成为唐代楷书转型期的典范。 一、遒劲与妍媚的结合 褚遂良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遒”与“媚”的辩证统一。在...
(选自《旧唐书·诸遂良传》,有删改) 译文: 褚遂良广泛地涉猎文史,特别擅长隶书,他父亲的朋友欧阳询非常看重他。太宗曾经对侍中魏徵说:“虞世南死后,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魏徵说:“褚遂良下笔道劲,很得王逸少书体的真髓。”太宗曾经拿出帝王府库中的重金购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天下的人争相携带古代书法前往朝堂...
将相故事-诸遂良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那个被唐太宗以“飞鸟依人”来形容的男子。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他是唐朝的政治家,也是书法家。最开始跟随唐太宗。他的父亲褚亮,是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后来被推荐,得到太宗的...
李世民的这句话,其实无意中揭示了一个事实真相,那就是诸遂良其实并不是一个敢犯言直谏的人。在李世民时期,诸遂良是由魏征推荐给皇帝的,诸遂良知道魏征为何能身居高位,就是因为李世民爱惜自己善于纳谏的名声,所以容忍魏征,诸遂良也因此找机会劝谏李世民,然而诸遂良的劝谏与魏征却完全不同,诸遂良的谏言里夹杂...
诸遂良上了这道疏,似乎看起来是为张玄素说话,可是却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门第观念。因为诸遂良认为皇帝要管理天下,应该用人唯才,不问门第。这说明在他内心深处,门第是有高下之分的,出身世家,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而出身贫寒,却是一种耻辱。这难道不是门第观念在作怪吗?皇帝与臣子聊天,为何不能问问他的...
第一、诸遂良和李世民是师兄弟关系,二人关系非常密切,靠着这种关系所以李世民更相信诸遂良的话。第二、诸遂良和李世民都是关陇贵族的人,在加上诸遂良后面有长孙无忌帮着,所以就感觉诸遂良是绝对不会撒谎。第三、李世民这时已经身患重病,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说他得了重病不能起床,刚好刘洎说中了李世民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