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市的隆中风景区,有一处名为草庐亭的古迹,它见证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这里曾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也是他回顾先帝刘备知遇之恩的地方。草庐亭坐落在三顾堂后坡上方,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建的。草庐亭的建筑风格古朴而庄重,六角形的亭子,双层飞檐,碧柱红瓦,显得格外典雅。亭中的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
清康熙年间,赵宏恩建草亭于陵旁,成为象征。此后,草庐亭历经改建,虽有多种形态,但以清康熙五十九年赵宏恩的草亭最为认可。民国时期蒋介石曾维修草庐亭,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各级政府多次进行维修,草庐亭成为双层六角亭,保留了对诸葛亮的纪念。
位于襄阳隆中山畔的草庐亭,坐落在三顾堂后坡的静谧之地,它的建筑特色独特,呈现出六角形设计,双层飞檐展翅,碧绿的柱子与鲜红的瓦片相映成趣。亭中的核心标志是一块大石碑,刻有“草庐”二字,字迹苍劲端庄,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清初的赵宏恩进行了重建。草庐亭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它...
襄王墓中应该空无一物。 | 2023年3月23日14:35,参观完诸葛草庐亭,旁边就是襄王陵。这是一座明代襄阳王的陵墓,这位襄阳王就是襄简王朱见淑。襄简王朱见淑在世时,一直比较羡慕诸葛亮隐居的古隆中,那里不但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还是一处风水绝佳之地,所以他在生前就上奏皇帝,要把隆中山封为自己的“藩陵”。襄...
一、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9武侯祠8765三顾堂4抱膝亭32诸葛草庐401234567891.武侯祠用数对(6,8)表示,请你分别用数对表示三顾堂、抱膝亭、诸葛草庐的位置。2.在图中标出下面景点的位置腾龙阁(4,6)隆中书院(8,5)卧龙深处(0,6)石牌坊(9,2) ...
古隆中的三顾堂、草庐亭、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石牌坊均系后人所建,真正算得上遗迹的,就数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与观星台等几处了。 寻访历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么几处真迹就足以勾起人们的思念与联想。 三顾茅庐的佳话,《隆中对》的大气磅礴,对时局鞭辟入里的条分缕析,不需实物的承载,也将流传...
诸葛草庐亭位于襄阳隆中风景区,隆中山畔三顾堂后坡上,呈六角形,双层飞檐,碧柱红瓦,亭中一块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字体苍劲端庄,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原址上立,清初赵宏恩重建。1草庐亭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居住房子的象征性建筑。这里背山向谷,周围竹芭松茂,环境幽胜。诸葛...
西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306年),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到隆中,看到诸葛亮草庐已经破烂不堪,只能“觌而故墟”了,为此,刘弘曾为诸葛草庐立碣表闾。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史学家习凿齿到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这时诸葛亮草庐已经后人修整,建筑物上出现了“雕薄蔚采,鸱阑...
诸葛草庐亭位于襄阳隆中风景区,隆中山畔三顾堂后坡上,呈六角形,双层飞檐,碧柱红瓦,亭中一块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字体苍劲端庄,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立。此处本为诸葛亮隐居时住宅的读书室,明襄简王朱见淑迷信风水,意将此古迹霸占为自己的陵墓。李自成起义后,把陵墓建筑捣毁,但土坟仍在。后人在...
隆中《志铭功德》碑是重要历史遗迹 | 2023年3月23日14:28参观《志铭功德》碑。1932年11月,为检阅鄂西北军务,蒋介石乘船到襄阳视察。蒋介石到隆中作了短暂的游览,为隆中题写了匾额、楹联,举行祭祀诸葛亮的仪式。面对隆中年久失修的破败景象,蒋介石不禁嘘唏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