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子yuē曰::sòng诵《《shī诗》》sān三bǎi百,,shòu授zhī之yǐ以zhèng政,,bù不dá达。。shǐ使yú于sì四fāng方,,bù不néng能zhuān专duì对。。suī虽duō多,,yì亦xī奚yǐ以wéi为。。 注释 1 达:此处指灵活运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之中。 2 专对:意为单独应对,此处特指在...
答案: “诵诗三百篇”出自: 宋代 林光朝的 《代陈季若上仓使》,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òng shī sān bǎi piān ,诗句平仄: 仄平○仄平 。 问题2:“诵诗三百篇”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诵诗三百篇”的上一句是: 官学有根株 , 诗句拼音为: guān xué yǒu gēn zhū ,诗句平仄: 仄...
1、原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3、具体分析:“诵诗三百”,就讲读诵《诗经》。“授之以政,不达”,这是...
我国自古就有声诗统一的传统,从艺术起源看,诗、乐、舞三位一体,至少在先秦时期还是这样。《诗经》、楚辞实则都是可以演唱的歌词。《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说明《诗经》具有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小提示:"诵诗三百篇,授政无不达。"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陈亢问于伯鱼:“子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注:伯鱼:即孔鲤,孔子的儿子)(《论语·季氏》)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翻译授之以政(授)使于四方(使)不能专对(对)虽多(虽)虽多,亦奚以为? 答案 授之以政(授:教给,交给) 使于四方(使:出使) 不能专对(对:对别人的问话作出回答) 虽多(虽:虽然) 虽多,亦奚以为?读诗虽多,又有何用. 孔子以为,读了...
周记日记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1.8万 43 04:07 App 哪几位神仙见到孙悟空不用叫他"大圣" 2.1万 22 00:49 App “你读过骨灰级大彻大悟的一句诗是?” 829 0 00:39 App 诗三百诵读版 黄巢 题菊花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8.1万 264 00:53 App 你读过最悲凉...
“请诵诗三百”韵律对照平○○仄○,○仄仄平平。 天王相有三,分陕按殽函。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列国依明德,西人盛美谈。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甘棠元听讼,彩服自调甘。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余力斯文贵,珍词万象含。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气清融渤澥,材绝耸楩柟。 仄仄平○仄...
意思是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原文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子路》。原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白话译文:孔子说:“把《诗经》三百篇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