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P、V操作不设计成原语,那么在执行P、V操作时进程可以被中断。由于在初始状态下临界资源空闲,故应允许第一个申请临界资源的进程进入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但如果该进程在执行到P操作的语句S.value一一后(此时S.value的值为0)便被另一个进程中断,而那个进程也企图通过执行P(S)操作进入临界区,则第二个进程也...
设有两个进程申请该资源,若其中一个进程先执行P操作。P操作中的减1操作有3条指令组成:去S送寄存器R;R-1送S。若P操作不用原语实现,在执行了前述三条指令中的2条,即还未执行R送S时(此时S值仍为1),进程被剥夺CPU,另一个进程执行也要执行P操作,执行后S的值为0,导致信号量的值错误。正确的结果是两个...
说明P、V操作为什么要设计成原语。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原语由若干指令构成,是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过程。用信号量S表示共享资源,其初值为1表示有一个资源。现在有两个进程申请该资源,其中一个进程先执行P操作,P操作由三条指令组成,先去S的寄存器使其减一再赋给S,若不用原语实现,在执行前两条指令时...
举例说明,P、V操作为什么要求设计成原语(即对同一信号量上的操作必须互斥)。 P(S)操作: S.value--; if(S.value<0){ Add this process to S.L; Block(); } V(S)操作: S.value++: if(s.value<=0){ 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L: Wakeup(P); } 答案:正确答案:例如,用P、V操作来实现进程...
举例说明P、V操作为什么要求设计成原语(即对同一信号量上的操作必须互斥)。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分析: 只是一个概念题,要求考生对P、V操作有较深刻的理解。 [解答] P操作的流程如下: PROCEDURE P(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S-1; IF S<0 THEN BEGIN Status(q):=blockeda;...
若P、V操作不设计成原语,执行它们时进程可能被中断。初始时临界资源空闲,第一个申请临界资源的进程本应能进入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但假如该进程在执行P操作里的S.value--语句(此时S.value变为0)时被另一个进程中断,且这个进程也试图执行P(S)操作进入临界区,它也会执行S.value--,使S.value的值变为 -...
①正史、官刻史书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宏大的主体历史叙事或者历史空间建构,并不关注乡土中国的历史细节②换句话说,这里的“重构”,也即是一种“虚构”“杜撰”③历史文献记载往往是一个“历史重构”的过程,文献作者依据自己对历史事实认定和性质评价来记载历史,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重构④在这个过程中,乡土中国除了...
举例说明P、V操作为什么要求设计成原语(即对同一信号量上的操作必须互斥)。P(S)操作: S.value--; If(S.value<0) { Add this process to S.L; Block(); } V(S)操作 S.value++; If(S.value<=0) { 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L; Wakeup(P);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
此时P、V操作不设计成原语,那么在执行P、V操作时进程可以被中断。由于在初始状态下临界资源空闲,故应允许第一个申请临界资源的进程进入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但如果该进程在执行到P操作的语句S.value一一后(此时S.value的值为0)便被另一个进程中断,而那个进程也企图通过执行P(S)操作进入临界区,则第二个进程也...
此时P,V操作不设计成原语,那么在执行P,V操作时进程可以被中断。由于在初始状态下,临界资源空闲,故应允许第一个申请临界资源的进程进入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但如果该进程在执行到P操作的语句S.value--后(此时S.value的值为0)便被另一个进程中断,而那个进程也企图通过执行P(S)操作进入临界区,则第二个进程也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