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残疾指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语言功能显著受损,表现为发音、理解、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影响正常沟通与学习。其类型多样,需通过多学科评估制定干预方案。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语言残疾的主要类型 语言发展迟缓 儿童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词汇量少、语法错误多,可能伴随智力障碍或自闭症。例如,...
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使得个体无法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有明确的界定,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
听力残疾标准分4个等级:听力残疾一级标准为>90(好耳)言语识别率<15%;听力残疾二级71-90(好耳)15%-30%;听力残疾三级61-70(好耳)31%-60%;听力残疾四级51-60(好耳)61%-70%。 残疾评定等级标准 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
一、语言残疾一级 指只能简单发音而言语能力完全丧失者,或无任何言语功能,语音清晰度小于等于10%。 二、语言残疾二级 指具有一定的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一级,但不能通过二级测试水平;或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但表达和理解能力受到明显限制。 三、语言残疾三级 指具有发音能力,...
语言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具体如下:一级:- 只能简单发音,言语能力完全丧失。二级:- 具有一定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0%至30%之间。- 无法通过二级言语能力等级测试。三级:- 具有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31%至50%之间。- 可以通过二级言语能力等级测试,但无法通过三级测试。残疾证办理条件包括:1. 视力...
【名词解释】语言残疾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言语残疾(speech handicappe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反馈 收藏 ...
1、语言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按各种言语残疾不同类型的口语表现和程度,脑和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级。包括言语残疾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
语言残疾 3级 标准 语言残疾3级标准 言语残疾分级:(1)言语残疾分级原则 按各种言语残疾不同类型的口语表现和程度,脑和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级。(2)言语残疾一级 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极重度损伤,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小于等于10%,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
在办理语言残疾证时,首先需要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级残联领取《残疾人证申请表》和《残疾评定表》。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文件,包括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一张,以及2-6张两寸彩色相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带相片不会影响办理过程,但各地对于相片数量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此外,还需提供...
办理残疾证时,肢体残疾与语言残疾是分开进行评定的。肢体残疾按照伤残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和二级属于重度伤残,而三级和四级则被认为是轻度伤残。至于语言残疾,则通常被归类为聋哑残疾。这类残疾主要涉及听力和言语功能的障碍。在评定过程中,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言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