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刑司左详议 审刑司左详议,官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审刑司置,左、右各三人,正七品。沿革 审刑司左详议,官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审刑司置,左、右各三人,正七品。佐左、右审刑掌其事。十九年审刑司并其官属俱罢。品级 正七品。
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 。 这表明唐武宗( A ) A.强调顺承前制 B.反对改制创新 C.意在削弱藩镇 D.丧失决策大权 相关知识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钦命直隶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伊为印发窑户执照事,案蒙前任总督部堂袁批,前司议详:宛平、房山二县已未开采煤窑,为数较多,且产煤山场但系西山一带。地
审刑司左详议,历史官职:审刑司左详议,审刑司左详议职责,审刑司左详议历史职官, 官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审刑司置,左、右各三人,正七品。佐左、右审刑掌其事。十九年审刑司并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十三年,初会试贡士于行在,翱两试皆上第。宣德元年,以杨士奇荐,擢御史。松潘蛮窃发,都督陈怀驻成都,相去八百余里,不能制。翱上便宜五事,诏所司议详运粮事,而迁蠹吏北京,余悉允行。 英宗即位,擢翱右佥都御史。四年冬,松潘都指挥赵谅诱执...
河间令即墨是作第二句话的主语其前应该断开排除失平是有司调选的谓语是说明有司调选的情况其后应该断开排除故选译文本州的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没有被替代河间令即墨任期没满一年就升迁了官吏的调动挑选有失公平地处遥远通过什么渠道向皇帝报告呢请求问罪主管人员来肃清欺骗的弊
根据材料“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可知,唐武宗顺承前制,在礼法方面,让群臣商议后再决定,故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唐武宗顺承前制,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决策,与削弱藩镇无关,故C项排除; D...
6.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 ,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 。 这表明唐武宗( A
历史官职> 审刑司右详议 官名。明洪武(1368—1398)中于审刑司置,三人,正七品。详见“审刑司左详议”。 审刑司右详议相关 媒曹 登仕佐郎 登仕郎 登科 登闻检院 登闻鼓厅 登闻鼓使 登闻鼓院 绩工下士 缋工中士 缎匹库 缎库 缅甸馆 缉探总局 ...